希望哲学相关论文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以来德国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希望的哲学、一种具有乌托邦主义色彩的现......
每每论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们对于工作艰辛与烦琐的埋怨,进而表现出对职业了无意味的倦怠。多数教师为“现实在”之......
恩斯特·布洛赫,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
从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被人们所接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版本可谓是千千万万,各个时代的,各个领域的总是从多种角度去解析马克思主义......
当前“中国梦”作为一个热门话题被大家广泛讨论,回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梦”与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布洛赫希望哲学......
吴前衡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六十四卦的卦画不是传统易学逻辑演算的结果,而是整个易学的前提。也就是说,六十四卦的出现是......
一直以来,对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性质判定是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判定希望哲学的哲学性质,希望哲学究竟是否属于马......
本文在充分分析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与整体精神的基础之上,提出判定一种哲学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
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其研究范围广阔,研究视角多元。从思想来源的追寻、哲学范畴的研究、现实价值......
恩斯特·布洛赫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和各种哲学观念的提炼与总结,概括出了自己的哲学主题,即以"尚未存在"为基础的乌托邦精神和希......
在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体系中,新人本主义主导框架显得十分突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通病在布洛赫"希望哲学"中也有着同样的表现,......
一、“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提出的背景“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这句话出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著《哲学史讲演录》一书。当时,......
本文以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中的人的主体性、尚未存在本体论两个层面,与"我所认知的维度"、"我应实践的维度"、"我可以希望的维度"三个维......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既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又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近些年来,他的哲学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
在希望哲学面前,道德教育将面临未来世界这一新的本体论对象,它将重新审视道德教育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在对未来世界的伦理期待中,......
恩斯特·布洛赫提出了以"尚未存在"本体论为核心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希望哲学继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批判精神,力求构建以"......
作为一种网络设计理念,网络中立的理论支点是:创新源于市场准入,分层服务抬高市场准入壁垒,大企业倾向于阻碍创新.为促成一个充分......
中国当代行政伦理是马克思主义的责任伦理,使命、责任和担当三者构成了其紧密的内核,既体现了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乌托邦元素,介绍了布洛赫关于乌托邦意识、乌托邦功能、具体乌托邦及其主体和意识形态中的精神剩余物的论述......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为基础,让人们在乌托邦精神的指导下去摆脱困境,追求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有些念头会一闪而过。我有时也会势利地想,那些世界排名那么靠后的运动员,为什么还要来参赛?有菲尔普斯出现的比......
“尚未”是德国哲学家布洛赫所提出的希望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布洛赫认为,“尚未”代表着希望,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尚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不同的哲学派别及其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批判理由。比如,分析哲学用"证......
本文从乌托邦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对乌托邦精神展开全面论述,探究德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了一个理论问题。在与各种自命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交锋之中,"西方马克思......
“尚未”范畴是布洛赫哲学的基石,也是其希望哲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分析“尚未”范畴的基础上,阐述了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可能性是具......
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人类解放思想纷繁复杂。在对人类解放实现方式的道路选择上,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哲学的内在反思,试图通......
希望哲学的艺术理论逼迫道德教育回归方法论的改变以及价值观的讨论。审美作为一条精神解放的道路,推动哲学寻求艺术审美的可能,使......
传统的教师发展观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悲壮"色彩,将教师比作"春蚕""红烛""落红",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工作的艰辛,想到的是教师职业的......
道德的经验不能以"自身"为本质,因而也不能作为道德教育的本质。人只有摆脱了"经验"才能真正接受道德。希望哲学对"将在"的向往,实质在于......
20世纪诞生的希望哲学源于对传统哲学的挑战,体现在以"希望"为本体,用"尚未存在"哲学理念批判了"沉思封闭"和"往回审视"的单向度思......
恩斯特·布洛赫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希望哲学是学界对其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但由于其哲学体系过于庞杂、其表达......
本文旨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进行文本研究。乌托邦原本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人对圆满生......
未来具有一种伦理性和教育性,包含着存在的意义和未来的希望。这是教人善待未来、追求美好的力量和源泉。在这里,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古典教育的精神大师们,在揭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时,为我们确立了以精神反思为基本方法的德育哲学。这一德育的方法论既是一种哲学态......
恩斯特·布洛赫从主体性的人出发,通过走进希望、唤醒希望、尊重希望、引导希望这一系列的思考,旨在恢复被遮蔽的人的希望之维、超......
有关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的流行话语,本文将以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为理论分析架构,借用希望哲学的潜在性、需......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指向“一种更美好生活”,呼唤人们重新去发现内心一直蕴含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希望哲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