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式相关论文
“莎士比亚化”强调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对社会历史的理解蕴含在鲜活丰满的人物关系里,而不是简单地、“席勒式”地把人物作为“......
“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对重要的概念.首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简要诠释;其次运用这两个概念对《创业史》......
“席勒式”是马克思在1895年提出的概念。后来国内的研究者将其概括为:席勒反现实主义的从观念出发创作,导致人物成为思想的传声筒......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来的两个美学范式。本文试从具体作品入手,对这两个美学范式的内涵作些粗浅的探......
本文以朴素的唯物论认为“艺术范本需要文化依据和考证”为论点,针对当代舞蹈创作中编创随意性这一问题展开批判与论述,并直指这一......
从解剖"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个关键概念入手,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内涵,阐......
期刊
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斐迪南·拉萨尔剧作《弗朗兹·冯·济金根》的评判中,无论“席勒式”还是“莎士比亚化”都是作为......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命题。这一命题高度概括了莎士比亚通过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
期刊
今年是席勒(1759—1805)逝世200周年。“席勒式”的诗可能不如莎士比亚,但“席勒式”的美育和美学思想,在时代性和社会性上,却显现......
马克思在致信拉萨尔评述其剧作《济金根》时提出了“席勒式”问题,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
【正】 “席勒式”这个形象化的文艺创作倾向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写信给斐迪南·拉萨尔,对他所写的诗剧《弗兰茨&#......
【正】 恩格斯指出:“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5页)......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评述拉萨尔①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②时所使用的一种形......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并不简单。它关涉文艺的基本问题,大至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与审美性,小到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情感抒发和细节......
【正】 这几年来,有关“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研究论著及高校教材的注释,日益多了起来.但是,什么是“莎士比亚化”?为什么马......
<正> “席勒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一八五九年分别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尽管马恩在写这两封信前未作任何意见交换,但他们在......
马克思的“莎士比亚化”指的是作者应当掌握历史的发展方向,赞颂进步的阶级,批判没落的反动阶级;“席勒式”是指作者将腐朽的阶级当作......
<正>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科学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抽象思维;艺术则用艺术......
【正】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曾指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以下简称《济金根》)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