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上沅相关论文
20世纪初,中国的戏剧舞台以写实、繁复为主调的现实境况下,余上沅将舞台设施包括灯光、布景等和戏剧表演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剧场性互......
中西交汇:———百年戏剧回望廖奔十九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的坚船硬炮摧毁了东方古国封闭而腐朽的大门。从此,中西方文化的互相隔绝局面......
本文以1921年至1925年的北京《晨报副刊》为考察对象,旨在探索爱美剧的演出形态。认为业余化的演剧方式是制约爱美剧发展的关键因......
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1938年,闻一多与三子闻立鹏、长女闻名留影于昆明。今年是父亲......
本文以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及中国戏剧家余上沅为对象进行影响研究。在美国留学期间,余上沅接触到了尤金·奥尼尔的表......
余上沅是我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剧作家、翻译家和戏剧导演,是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话剧艺术领域,进行了全方位......
在暨南的教授群中,以新月社一伙人占最多数,除了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凌叔华、顾一樵、闻一多、陈铨等人之外,如罗隆基、梁实秋......
湘西多山,泸溪多水,一条明净清澈的沅水像一条银色的彩带环绕着起伏重叠的群山,蜿蜒向东流去,显得格外静谧、悠远、庄重、神秘。在......
本文立足于“诗性”视角 ,对“国剧运动”主将余上沅与西方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之关系作了再评价 ,揭示两者从中国古典戏曲出发 ,对......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熊佛西等倡导的"国剧运动",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创作反映中国题材的新话剧,发出......
本文在分析余上沅抗战戏剧社会教育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以国立剧校为中心的抗战戏剧社教实践,突破学界的已有论点,运用大量一......
1935年,也就是在梅兰芳成功赴美演出后的第五年,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梅兰芳携梅剧团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进行访问演出,受到苏......
梁实秋自1940年至1987年间,历时60多年,撰写了大量的散文。冠以“雅舍”的散文集,就有《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三集、四集,《雅舍散文》一......
<正>引言1936年秋,已发表轰动中国剧坛的《雷雨》《日出》等剧的剧作家曹禺,应国立戏剧学校(1940年升格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
余上沅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他倡导的戏剧改革实践和"国剧运动"理论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促进了中国戏......
作为对五四"工具论"戏剧观的反思,余上沅的国剧理论指出了戏剧应当艺术地表现社会人生;强调戏剧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倡导中......
1935年成立的国立剧专,在流亡办学的14年中,先后经历了5次转移。在四川江安的6年,才是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江安哺育了剧专,江安是中......
在中国近现代兴起的戏剧改良运动中,主张"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1的国剧运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股改革中国传......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在对西方戏剧、舞台艺术、戏剧家及戏剧理论的引荐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剧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国立剧专作为现代中国早期的国立戏剧教育机构,曾在中国文学与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因为是国民党文化教育......
<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将近百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百年文化进行反思。"五四"究竟是属于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
“国剧运动”作为一个特殊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话剧还处于起步阶段的1920年代出现,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它对东西方戏剧的理性思考和......
国立剧专,原名国立戏剧学校,它是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拨款兴办的中国第一所由国家主办的高等戏剧学校。该校聘请余上沅......
<正>新月书店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月社涉足出版界表达其文化诉求的一个重要阵地,创办于1927年7月1日,结束于1933年9月,曾经出版了......
<正>关于我祖父闻一多的研究,曾经是一门显学。由于毛泽东当年号召写"闻一多颂",因此,所谓的"闻一多道路"——从自由主义者向革命......
余上沅是我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剧作家、翻译家和戏剧导演,是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话剧艺术领域,进行了全方......
目前学界对国剧运动的研究多以1927年余上沅根据1926年夏《晨报副刊·剧刊》所发表文章编辑的《国剧运动》为主要资料,外加同时代......
“国剧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一批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发出的口号。它是国际化背景下自我个性的觉醒肯定,是对民族意识的再次认知,是对......
在余上沅主持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十四年历程中,国立剧专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办学时间最长、师资最精良、教学水平一流的现代戏剧教育......
“国剧运动”是中国戏剧变革期中一次重要的戏剧改革尝试,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发起者是一群从海外留学回国的戏剧青年,在他们......
1924年夏,一批留美的中国学生在纽约和波斯顿成功地演出了《杨贵妃》等剧,深受鼓舞,接着他们组织了“中华戏剧改进社”,并且相约“愿以......
余上沅(1897—1970),湖北荆州沙市人,是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他曾作为武汉地区先进的学生代表,邀请陈独秀、胡适等精神领袖来武汉......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
1919年5月4日,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是一次青年知识分子发动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它高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