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相关论文
目的 调查后疫情时代山东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使用生......
目的使用SCL-90和MHC-SF量表调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双因素理论在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HC-SF和SCL-9......
综述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心盛理论及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外心盛理论及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研究现状,为国内心盛理论及......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向上社会比较和友谊质量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
目的调查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以及使用差异。方法采用情绪调节问卷(ERQ)、抑郁自评量表......
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其中,付出、回报、过度投入与付出或回报不平衡感对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我们对近年来临床......
家庭风险因素严重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但以往研究存在风险因素识别不严谨、心理健康人群划分标准不一致等不足。本研究基于累......
为了探讨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的作用,本研究对1 7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
目的:检验简明抑郁-幸福感量表中文版(SDHS-C)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样本1共3060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
目的1.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相关文献回顾,分别构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双因素复合指标模型与单一指标模型并进行验证;2.以心理......
家庭风险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间复杂的动态作用机制还未探明:如在纵向研究中青少......
如今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越加严重。大学生因为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而伤人、自伤的行为屡次见报,在校园内......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除了传统的学业表现外,也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在财富,其心理健康水平......
采用问卷法对广西高职大一5445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617名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心理双因素模型理......
传统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健康模型发展到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加深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将心理素质融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一般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对山东等十个省市高校的6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西方学......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Greenspoon和Saklofske提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下不同组......
当今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有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如果想在这场挑战中赢得胜利那么就一定要重视人才,......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是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对传统精神病理学模型批判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其把主观幸福感纳入进来,考......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
采用整群抽样以1293名中学生为被试,对其中531名进行追踪,探讨以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的可行性、稳定性......
背景:以精神病理学模型(Psychopathology,PTH)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一般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西方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在......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自我调节等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寻提......
网络迅速普及,带来网络成瘾问题愈发严重。网络成瘾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产生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坏的一种现象。青春......
目的: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在中国高中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13名高中生消极、积极两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将传统的精神病理学指标和主观幸福感相结合,区分出了易感者和有症状且满足者,这是传统心理健康模型所忽略的,......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将传统的精神病理学指标和主观幸福感结合,把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分为积极心理健康、易感、有症状但满足和疾患四......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以人为合成的复合指标精神病理学指标(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和主观幸福......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强调了心理健康评估中对积极心理的重视,认为评估中应加入对积极心理特征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
通过对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提出运动员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概念;并对目前运动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