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串通相关论文
恶意串通规则是我国民法一大特色,《民法总则》沿袭《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及《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规定,于第154条保留此......
近年来,以获得婚姻次要效果为目的缔结虚假婚姻的案件频频见报,部分案件所涉利益令人咋舌。我国审判实践中常常通过判决离婚的方式......
民事自认作为一项由来已久的制度,因其既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又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在民事证据使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48号的裁判要点指出,对于公司与相对人之间的生效裁判,股东无权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股东是否为公司对外诉......
从2016至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虚假诉讼涵摄范围的立场发生明显改变;基于对1570宗案件的分析,发现各地法院对虚假诉讼的认定亦有方......
资产收益权信托以其快速发展、形式灵活等特点突显出研究的价值,但是因信托法律关系复杂,使得涉及信托合同的案件数量呈不断增长趋......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与此同时,该类案件数量也迅猛增长,给人民法院的审......
“恶意串通”规范虽为舶来品,但历经数十载,其已然发展成了一个极具我国特色的民法规则。本文旨在于系统回顾我国恶意串通规则的立......
我国《民法总则》第146条首次规定了通谋虚伪表示。通谋虚伪表示的四个要件强调的是,行为人与相对人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故意使内在......
“关联公司”及“恶意串通”是在我国民商事立法中两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我国法律对关联公司以及恶意串通规则没有明确规定,且在司......
我国正式实施的《民法总则》中首次确立了虚假意思表示行为,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处理。虚假表......
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因为条文内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上的模糊性,一直以来都遭受了不少的质疑与诟病,主张废除者不在少数。原先......
法学理论界对恶意窜通致合同无效规则的争议一直未断,司法适用中亦存在各种乱象。鉴于此,本文对该规则的司法适用问题展开研究。本......
我国《民法典》中对债权人虚构应收账款的法律规制不清晰,需要明确保理人可以通过违约、缔约过失和侵权的形式要求债权人承担责任,......
代理人与交易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利益,此类法律行为的效力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中,司法裁判......
民事虚假调解,是指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利用法院的调解程序,骗取生效调解书,侵犯国家、社会及他人合法权益......
与域外发达国家不同,诚信缺失在我国股权执行领域表现尤其明显,股权价值非正常减少现象时有发生,最常见的便是控股股东将公司财产......
通谋虚伪表示行为在最新的2017年出台的《民法总则》146条中被正式规定,通谋虚伪表示行为及隐藏行为在实践中的情形很多,属于当事......
通谋虚伪表示制度在比较法上由来已久,但在我国却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最新出台的《民法总则》首次对其作出规定,这才弥补了我国......
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因为条文内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上的模糊性,一直以来都遭受了不少的质疑与诟病,主张废除者不在少数。原先......
“恶意串通”是我国特有的制度,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因恶意串通制度在外延上与其他制度存在竞合,各界对......
长期以来,学界对恶意串通行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定位不一,实务中对其适用范围的把握也有欠精准.在今年正式生效的《民法典》当中,......
<正>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10年11月13日开始实施《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总局令第51号),请问制定......
案情2007年11月16日,原告北京某商贸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与第三人东营某商贸公司(以下简称东营公司)签订合同一份,约定由东营公......
摘要: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的恶意串通合同应当采取强有力的干预,认定其绝对无效。对于侵害集体、个人利益的恶意串通合同采取次一等级......
案情简介2010年3月,业主委员会B委托招标代理公司C就某物业管理服务进行招标,三家物业公司参加投标,最终物业公司A成为第一中标候......
我国合同法第74条债权人撤销权与第52条第2项合同无效制度,在债权保护上有一定的功能同向性。但就规范构成而言,二者在债权人方面......
签订两份合同逃税的做法,对于买卖双方都存在风险。订立虚假合同逃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 近日,消费......
恶意串通制度是我国民法所特制的一项民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恶意串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困难,尤其是主观恶......
民法总则的修订已列入我国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对恶意串通之规定的立法取舍问题成为了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焦点问题。恶意串通是我......
虚假诉讼是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虚构事实,以损害他人权益为目的的诉讼行为,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对此有所规定,要求......
2009年12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以案外人身份提起再审申请的瞿斐建送达了《民事判决书》,认定原审原告曹康与......
摘要本文针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债权合同的认定及效力重释进行研究,论述了恶意串通的概念,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债......
诉讼调解虽然具有程序简便,高效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价值,但因缺乏充分监督和制约的程序,易于被不诚信当事人用以牟取非法利益.诉讼......
《民法通则》第58条第4项和《合同法》第52条第2项关于恶意串通行为无效的规定,不仅内涵不明,而且还与通谋虚伪表示、无权处分、无......
<正>一、对无效合同的再认识任何合同,都涉及到其效力问题。这里的效力,是指法律意义上的效力,或者说是法律约束力,包括有效合同和......
摘 要 本文是关于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导致合同无效的认定及其效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无效合同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基础。 关键词 恶意......
股东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最新出台的公司法解释四对该问题稍作解释,但仍存在改进空间.故本文将从对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