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请相关论文
本讲报告一起与牙体牙髓病学专业相关的民事诉讼案例.本案例所涉及的口腔疾病并非疑难;但本案原告当事人在初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中,对人民法院受理再审申请的提及,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也有一定的负面因素和不利影响.造......
当生效裁判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时,我国民事诉讼法赋予第三人中请再审的权利,但是没有对具体制度构架作出明确的规定,缺乏相应的法......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法》经过2007年和2012年两次修订,取得了一定进步。其中增加了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和当事人申请再审两种启动再......
一、复查程序的含义 复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名称并不统一,有的称之为申诉审查,有的称之为再审立案,更多的还是称其为申诉复查。究......
在2012年8月3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民事案件如申请再审后,法院应对驳回再审申请阶段的立卷等问题予以重视。本文认为在这一特殊的诉讼阶段予以立卷、组庭合议、填收......
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不服,在上诉期限内没有提起上诉,而是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为贯彻落实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积极推进跨地域诉讼服务,破解“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全国法院首个网......
摘 要:再审程序作为特殊的诉讼程序,是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而设置的。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再审程序作用的立法初衷,我国......
申诉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对司法裁判终局效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造成各种"乱象"。彻......
最高检近日发布《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试行)》,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应依职权进行监督,减少“监督死角”。根据规则,有下列情形之一......
<正>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就程序启动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依申请监督和依职权监督两种情形,其中依申请监督的案件比例较高,约占全部......
<正>案号再审:(2016)最高法行再27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迈克尔·杰弗里·乔丹(Michael Jeffrey Jordan),美利坚合......
<正>【裁判要旨】对于无正当理由未提起上诉或虽提起上诉又撤回上诉或按撤回上诉处理的当事人,一般不应再为其提供特殊的救济机制,......
2017年《关于逐步实行律师代理申诉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的出台,都凸显了律师在诉讼......
<正>新《民事诉讼法》刚刚施行,如何在审判工作中正确适用再审审查程序新规定,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
<正>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
<正>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
<正>管辖是审判程序的起点,是诉讼案件的入口。很多当事人"想当然"地认为选择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法院审理案件,审判结果会对自己有......
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法释[2011]2号)彻底否定了民事判决确认债权之受让人的再审申请主体资格。但其据"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
<正>申诉书和再审申请书,是当事人或法律规定有权申诉的其他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提......
<正>再审检察建议机制,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一些民事申诉案件,不采取抗诉方式启动再审程序,而是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由人民法......
<正>Q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经审委会讨论裁定进入再审程序后,经审理发现申请再审人......
<正>【裁判要旨】申请再审人不享有再审利益、超出原审审理范围的再审申请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再审审查范围,人民法院应予驳回。......
一般情况下,按撤诉处理的裁定不属于可申请再审的范围,但裁定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无法再次起诉的可以申请再审。以"无正当理由,拒......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就......
<正>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备受关注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此次修改的19个条款中,关于再审程......
<正>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修改,涉及到民事再审事由及其审查这一重要问题。与一审起诉所要求的诉讼理由不同,......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
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法释[2011]2号)否定了民事判决债权受让人的再审申请主体资格。但其与依据"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
<正>长期以来,再审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纠错制度,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
<正>司法鉴定作为一项在诉讼活动中由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和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以及再审“立审分立”的推行,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