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情相关论文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为未来的......
研究背景童年虐待和童年忽视是截然不同的童年创伤类型,被证实对个体发育和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不同童年创伤类型对于个体亲社......
以1233名3、4、7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平均年龄为10.92±1.70岁,男生623人),采用间隔一年两时间点的追踪设计,通过潜变量交叉滞后模型对......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政府为顺应世界和平发展大局、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引领国际合作共赢、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提出的全......
急性应激会打破个体内稳态平衡,而应激反应则是个体为了应对外在的威胁和挑战,以恢复和重建体内平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生理层......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脑显像研究发现,FD患者前岛叶(Anterior Insula,AI)和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
品牌危机爆发后,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得消费者宽恕以修复危机是学界与企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可控性归因理论,通过三个实验分......
摘 要: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对自闭特质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名自闭特质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实验组......
背景:共情是一种对他人的情绪做出情绪反应(情感成分)和认知推断(认知成分)的能力,在社会适应及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对双......
长期以来,攻击行为都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特质愤怒不仅会直接引发个体的攻击......
目的:共情是社会认知的重要成分,在个体的身心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退缩性疾病,研究显......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近年来关于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多集中在情感共情、认知共情、生理性疼痛......
一般而言,老化是个体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然而,个体的共情老化显然不是简单的全面下降的过程,以往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对个体共情老......
以中国10~15岁青少年为样本修订Reniers等(2011)的认知和情感共情量表。探索性(N=620)和验证性(N=480)因子分析表明,三因子的结构......
采用实验法研究3-6岁学龄前儿童共情能力现状,结果表明,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显著高于情感共情(t=5.026,p<0.001);幼儿的共情能力在......
共情是指感知到他人的情感状态,使得自己产生与之类似的情绪或感受的能力,它包含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成分.本文结合健康被试和......
欺负是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青少年逐渐将社交平台部分转移到网络中,网络欺负问题也随之......
背景:共情(empathy)是一个多维的心理学概念,包括情感共情(affective empathy,AE)与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 CE),前者是体验、......
教师共情既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成分,也是促进其素养形成的重要动因。观点采择是影响教师共情的重要因素,相比于社会观点采择,视......
以社会心理学为背景,从量表发展的背景、概念内涵、量表简介和评价等角度分别介绍了Hogan认知性共情量表、Mehrabian和Epstein的情......
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对照的前后测设计,以23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刻板解释偏差研究探讨认知共情、情感共情、"相互依赖"和......
为了了解个体共情能力与攻击性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选择2000-2014年对共情与攻击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的27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报......
以往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在对个体共情老化的发展轨迹和机制的认识上存在分歧。本研究结合不同的老化理论,采用基于动态视频的共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