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教育权相关论文
本文选取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民族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经过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学校的管理权转移到了中国......
20世纪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近代历届政府的相关活动并未受到重视。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活动不绝如缕,......
【正】 (一)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基督教会势力也得到飞速发展。据一九二三年中国......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随着条约体系的建立来到中国,纷纷建校,传扬福音。1844年来自英国的爱尔德赛来到宁波率先建立宁波女塾,这是......
1924年,以反抗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号召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从广州发端并迅速推向全国,构成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本文试......
1924至192@年,中国教育领域内发生了关于收回教育权的几次重要论争。这几次论战主要以陈启天、余家菊、古棵等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教育......
1 92 2年到 1 92 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爱国运动。它在中国现代史、教育史、......
基督教在华设学,以1839年澳门马礼逊学堂为嚆矢,教会学校竟日盛月增,并直达大学的"象牙塔",在西南则有华西协合大学,是为十三所基......
《圣教杂志》是民国时期天主教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刊之一,经历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新旧变革,也记录了天主教传教事业......
余家菊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贡献甚多,其留世文字中有关教育论述达数百万言,且其论评的领域颇为广泛。在教育主权的维护上,他率先提......
汕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的一座新兴城市。《天津条约》中汕头被列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所以清朝在此设立了潮海关。从此,汕......
在民国前期收回教育权运动中,湖南教会学校发生风潮,学生从罢课转为退学、转学。学生、家长、学校、湖南省教育会调停失败。湖南省......
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研究逐渐由冷趋热,成果不断增多。在有关该运动发生的起因、历史地位,教育团体、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