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相关论文
目前教育史研究主要从思想、实践、制度等传统领域开展,形成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活动史三足鼎立的研究态势。然而,教育物......
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872年留美 幼童开启中国官派留学的序幕之后,中国人留学海外的热潮 从此一波接一波.对于......
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及文化渗透,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近代教育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跨越式突......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研究范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袁世凯在清末民初中国的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部......
盛宣怀,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4月27日,是清政府办洋务不可或缺的干才,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
二十世纪初年是中国人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家的奋斗时期,革命成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在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这个时期也......
【摘要】发生于102年前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政治体制、教育文化、风俗观念等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教学......
他的一生是不断进取和持续思考的典范;他不仅亲手创办教育杂志,还时常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他不仅积极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甲午战争后,盛宣怀认为欲图自强,当以作......
缪荃孙(1844—1919),晚号艺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和金石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为了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毕生努力工作,为近代中国的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重视中国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在中国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属于民主政......
<正>韩愈的《师说》曾对教师是这样阐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错,这一千多年的古训一直对中国近代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
摘 要: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清末教育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留学教育思想,张之洞主张留学日本;他设定的留学科目主要为工......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要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市镇是乡村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文化格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都市文化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都市成为文化的......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苏武进人,祖上世代为官。他开矿、办电报,开纺织厂、轮船厂等,兼做慈善,一直做到天津海关道尹、邮传......
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划分教育史发展阶段的标志。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史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时期:新式教育的工具化时期......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建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内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
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对逻辑学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
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
孙中山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实业,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发展中国的科技力量,而壮大中国科技实力的途......
写在前面的话:天津是中国近代教育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
天津市南开区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不仅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批一流高校,更拥有着如南开中学......
他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卓越开拓者;他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伟大先驱;他始终关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人生短短几十......
中国古代,儒家经义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教育伦......
经亨颐,一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了无数人教育希望的中国名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让后人为之......
【正】 戊戍变法运动的深远影响之一,是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其中以出版业和教育事业最突出。出版业以商务印书......
本文从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探讨、教会教育的社会参与、收回教育权运动三个方面,对大陆学术界1949年以来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和兴办......
关键词:允公允能;天津南开;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54-01 自建校以来,天津南开中......
张謇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崔薇圃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同时,还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界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初中地理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
本文通过对杭州孔庙所藏《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第一册)编辑特点及内容的全面介绍,揭示了百年前,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中,该......
清朝中央传统的部院机构在1900年后便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的变化之一,是1905年设立的学部。学部的出......
京师大学堂是清末“百日维新”的重要成果,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京师大学堂演变而来的北京大学,成为中国......
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传教士的到来,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不可避免被夹带进来,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传教士的活动对于中国近代的教......
整整150年前,在中国国难当头、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大背景下,清政府建立了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分析了“中体西用” 开创变革传统封建教育的划时代意义和为中国近代教育带来的诸多可近代......
文章通过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进而得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第一,对......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西方世界在近代的迅速崛起,使中国人终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极端,遂产生了......
梁诚(1863年-1917年),中国近代史重要人物,大清留美幼童杰出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最黑暗时期的外交官,他曾促成美国退回一半 ......
从明末清初,即有洋人来华传教,而传教的最佳途径就是办学校。清末,列强们的枪炮打开了国门,大枇传教士也随即而来,并在华大规模办学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