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创作相关论文
清风呜咽着穿堂而过,破败的茅草房摇摇欲坠,凄凉萧瑟的秋夜,温柔的月光却不解世人愁苦,越过丛丛树梢,倾听着抑扬顿挫的吟唱:“为谁忙,莫非......
明代词曲家高濂的词、曲、剧创作表现出相互融通之特点:高濂词中77%为联章体,作为曲家,他更多接受的是联章与曲的承接链,以曲式的......
元代散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元散曲思想内涵丰富,艺术技巧超越前人,既典雅又通俗,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里简单说说如何欣赏元散曲。......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姚燧的散曲名作。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斋,洛阳人。历任秦王府文学、大司农丞......
施绍莘(1588——?)是晚明著名的散曲作家,有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五卷传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绍莘本人及其散曲创作观......
曾瑞,字瑞卿,自号褐夫,是元代散曲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隋树森《全元散曲》辑有曾瑞的小令九十五首,套数十七套。善绘画,能作隐语小曲,因......
《类聚名贤乐府群玉》(下文简称《乐府群玉》)是现存元人编辑的四种散曲总集之一,是元散曲研究的重要文献.对其成书时间的确定,以......
散曲是与唐诗宋词齐名又与唐诗宋词有着显著区别,风靡元代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在元代不足百年的短暂历史中,涌现了大量的散曲名家,其......
明代布衣散曲家丁彩,号前溪,山东诸城人,主要活动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有小令一卷。丁氏是明代后期散曲坛上的多产作家,《全明散曲》收......
元代由于民族歧视政策和选官制度的弊端,怀有济世理想的文人心灵受到伤害,产生了与前代文人不同的生命体验.隐逸思想成为一种普遍......
五月的山西吕梁花香遍野。2012年5月18日至20日,山西诗词学会和吕梁学院联袂举办的《中国吕梁·首届当代散曲创作学术论坛》在吕梁......
在山西省原平的楼板寨、解村、王家庄、闫庄等13个乡镇和60多个村庄,活跃着多个农民散曲创作队伍。在册农民作者已经发展到138人。......
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当代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它不但决定着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而且影响着人......
明代散曲家王磐的作品既有徜祥山水之间,陶醉诗酒之中的闲适咏物之作,也有关心民众疾苦、揭露讽刺反动统治、黑暗现实的愤世嫉俗之作......
张可久的散曲几乎涉及元代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他一生郁积的情感,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呻吟,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矜持与含蓄,体现了......
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创作都颇具特色。贾仲明赞道:“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朱权更列马致远为元曲家一百八十七人之首.......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不仅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歌谣时调,还亲自动手拟作歌谣时调。冯梦龙的这些文学活动对他本人的散曲创作和曲......
元代河南籍散曲家共10人,现存散曲作品247首。10位曲作家中,王恽、薛昂夫、滕斌等人的作品更显文采,姚燧、钟嗣成等人的作品更见本色......
<正>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文学的繁荣,这种情况尤以元代为最。 追随中国文学发展的......
赵南星是明代末年以风节闻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散曲家。由于他本人非常具有政治理想,促使他非常关注社会现实,他......
赵南星是明代后期"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之一,是以高风亮节著称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明代后期少有知名的散曲家。虽然他的散曲流传于世的并......
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乔吉是元代后期散曲作家,籍贯是北方人,生活和创作都在南方,有散曲集《文湖川词集》、《惺之道人乐府》等编,曲辞优......
薛论道是明代中期的散曲家,其散曲集《林石逸兴》存小令一千首,题材内容广泛,不仅描绘了军旅生活,而且反映出了明代中期的历史特征。在......
李旦初当代散曲作品,以文学精神新架构、文学审美新构成和对传统散曲"代言体"的新突破,迈入了当代散曲创作的全新境界,是当代散曲创......
词与曲在诗史上前后相邻,二者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着诸多相似点,存在着紧密的承继关系。研究者历来大多只重视元代散曲对宋词,特......
昆腔兴起,首先采用的是粱辰鱼。他作剧曲《浣纱记》诉诸场上,作散曲《江东白苎》吟咏推广。他的散曲开创了晚明一派,形成了散曲创作的......
黄峨暨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5至18日在黄峨故里——四川遂宁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46篇、专著5部,会议采取大会发言与分......
散曲的句格,一开始是比较自由的,当文人深度介入而使散曲律化以后,便不自由了,这体现着散曲发展的一种进步,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北曲的律......
康海在明代中叶的散曲创作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散曲史上一个必须谈及的人物.出生名门望族的康海希冀考取功名,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从2006年起,陕西散曲创作掀起了一个高潮,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创作队伍,佳作不断涌现,出版了散曲集《陕西当代散曲选》,成立了中国......
<正> 六、开风气之先的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曾任过县......
从2006年起,陕西散曲创作掀起了一个高潮,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创作队伍,佳作不断涌现,出版了散曲集《陕西当代散曲选》,成立了中国......
<正>戏曲文学在中晚明是继元代之后又一韶华极盛之时,其中我国古典戏曲的又一重要形式——传奇格外璀璨夺目。接下来由于明清之际......
<正> 明代散曲作家与篇什的数量,在曲学史上是首屈一指的。然而明散曲的散乱待清理状况也是曲学史上最为突出的。这种清理,既包括......
张养浩是继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之后有重要影响的豪放派代表作家 ,作品风格豪宕放旷 ;同时 ,他又在作品中熔入了清丽派的清逸明丽的......
贯云石两篇序论内容的蠡测郝延霖贯云石写过两篇序论,一是为杨朝英编选的我国第一部散曲选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所作的序①,人们称......
<正>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大都兼擅散曲.白朴即是一例.关于他的散曲的艺术成就.有些论者甚至认为高于其杂剧.例如,梁乙真指出:白朴的......
<正> 元散曲和元杂剧共同构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一代文学体式,世称之为元曲。在元代,散曲地位高于杂剧,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中......
<正> 刘效祖(1522~1589),字仲修,号念庵,祖籍山东滨州,系京卫人。他"嘉靖庚戌(t550)进士,除卫辉推官,征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元人散曲所呈现的美学风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前期散曲多在质朴自然,极具“蒜酩”之味;后期散曲则主于典雅......
<正>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戏曲创作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标具独格的散曲创作著称。他传之于世的......
<正> 张养浩是一位博洽多能的文学家。其著述极丰,有政论集《三事忠告》三十篇;诗文集《归田类稿》二十二卷;散曲集《云庄乐府》。......
<正> 一问题的提出乔吉的散曲创作成就极高,与张可久被誉为"双璧"。在他的散曲实践中,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六字理论。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