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歌辞相关论文
敦煌文献因其较高的口语化程度,一直以来备受汉语史研究者的重视,被视为晚唐五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从研......
本篇选辑了当代学术大师、扬州籍大学者任半塘(中敏)先生晚年亲笔书札16封,并附有跋语。其中涉及先生的著述、评论及晚年生活、心......
敦煌五更词与甘肃五更词比较研究高启安五更词作为敦煌文学中的一支奇葩,近百年特别是解放后,不断有人整理研究,无论从其内容、形式,乃......
敦煌歌辞是敦煌文献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言简明通俗,具有民间性、实用性等特点。对其语言风格的把握以及语词、句法的研究,有......
人物品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现象,魏晋时代成为一种审美活动,而对仪容的欣赏几近登峰造极。唐人承魏晋风流,也非常注意评价人物,但相......
敦煌歌辞中有一类在同一句话中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同义对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这种同义词对用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
项楚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主要集中在对以王梵志诗、变文和歌辞等为代表的敦煌俗文学文献的大面积精细校订与准确释读,帮助众多读......
<正> “歌辞”是我国古代一种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敦煌歌辞亦不例外。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新文体大多源于民间,有的和音乐具有密切......
<正>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是由于按曲歌唱而“依声填词”的需要。在我国文学史上,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敦煌佛窟中共留存一千二百余首歌辞,散藏于二百余个写卷之中,且重复出现,足见歌辞当时流传之广,为百姓所喜闻乐见。通过对具体写卷......
敦煌歌辞与乐府歌辞同属歌辞类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为两者的共性。此外,敦煌歌辞与乐府歌辞中的杂曲歌辞在内容上有着极大的相似......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0—25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法国、美国、......
敦煌歌辞是融诗乐歌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显著的叙事特征已为许多学者注意。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其叙事性研究仍停留在玩赏精警......
今借助于语言学的知识,对敦煌歌辞中的几处讹误提出新的见解。"自刎"当从原卷字形作"自刭";"拴"当校录为"传";"易折"当校录为"为折......
<正> 按照中国音乐的本来面貌建立自己的音乐科学体系,这是广大音乐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同时也提出了建立新的文......
本文对敦煌文学资料及其所提出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的讨论。首先对敦煌文学作品分类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传统分类的缺陷,明确......
我校人文学院张长彬博士主持的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歌辞写本整理与研究”(19BZW065),以敦煌歌辞及与之有关的敦煌写本为......
敦煌写本中保存有《五更转》12题,共74首,抄写在45个写卷上。从上世纪初以来,这些写卷逐渐公布。罗振玉、罗福苌、刘复、郑振铎、......
自从20 世纪初(1900) 敦煌藏经洞被打开以后,敦煌写本曲子词便引起了海内外学人的普遍关注与探索,并日益成为“敦煌学”的研究热点,中国词学研......
敦煌变文和敦煌歌辞中,反映了大量的唐代历史观念,它们不仅是唐代历史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历史观念整体的一部分。这种创作......
<正>敦煌文化遗产含蕴丰富,研究价值极高,而敦煌曲子词就是这一遗产中的一部分。它的问世,为澄清我国文学史上关于词的缘起的种种......
对敦煌写卷歌辞称呼的不一致,反映了学术界和词学界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概念及内涵的体认与界定上的分歧与模糊。本文对敦煌写卷歌辞从......
<正>第三讲:教学实践:作为博士生课程的《乐府诗集》研究(上)刚才说到,《乐府诗集》研究是兴起于20世纪的一门新学问。在这项研究......
<正>唐五代时期,歌词创作主要是为了应歌合乐,乐主而词从,倚声填词成了公认的法则。从敦煌民间词到唐五代文人词,词与乐的关系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