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研究相关论文
...
敦煌石窟是由何人所造?是怎样建造出来的?建造所需时间多长?这些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疑问。目前,敦煌学研究专家已通过研究敦煌壁画的题记......
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入,敦煌写本的辨伪成为关注的话题,最显著的标志是1997年6月英国图书馆召开“二十世纪初叶的敦煌写本伪卷研讨......
今年,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在初选阶段已经收到700多部纪录片报名。而这之中,旨在扶持新锐导演的“新地平线”单元,就有多达500余......
项楚先生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著名学者,主要从事敦煌学、语言学、俗文化以及唐宋文学研究,其中对于敦煌俗......
1600年前,敦煌文化将来自欧洲、中国、印度的艺术精华构成独特的“西域艺术”,将西方介绍到中国,又将中国推广到世界。 1600年......
如今国民的文物意识大大提高,认识到文物即宝物,只要打地底下挖掘出来的,都是好东西。无论是一枚石针,一片瓦当,破碎的陶罐或残缺的农具......
敦煌是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县,戈壁沙漠包围着面积不大的数块绿洲。1900年,王圆禄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其......
丝绸之路的历史,是欧亚大陆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一部丝绸之路史也就是世界史诞生的过程。数千年来,丝绸之路风云变幻,众多民族在这里......
编者按: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2016年9月20日至21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这是目前中国政府批准举办且唯一以“一带一路”......
罗宾·W.温克在讨论历史的价值时曾说:“历史是社会的需要。它赋予我们认同感。它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可以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从而......
敦煌—古代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东端的咽喉重镇;敦煌艺术—世界文明灿若星河的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研究院—中国设立的......
敦煌艺术大展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举行,是敦煌与四川的缘分所致,是敦煌文化艺术对四川的馈赠。这不仅为四川民众送来了文化的精神的大餐......
汉学研究在韩国冯敏金基庠凡到过韩国的人,都会感到中国与韩国非常相近,一点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韩两国人民有几千......
<正>樊锦诗,女,193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杭州,从小在上海长大。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
丝绸之路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因所经地区不同,又有绿洲道、草原道、西南道和海洋道等。但是,由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新疆地区......
24年前,他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3年前,他进入兰州大学攻读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从此与敦煌学结缘…… 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
齐耳短发,手拿草帽,肩挎背包,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这是矗立在敦煌研究院的一尊雕塑,名曰《青春》。 瘦小的身材,朴素的穿着......
4月27日上午,姜亮夫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举行了文史大家姜亮夫先生史料捐赠仪式暨捐赠史料展览揭幕仪式。......
<正>敦煌藏经洞中的敦煌写本自一九○○年被发现之后,逐渐星散于世界各地,现藏世界各国的敦煌写本总数在五万件以上,这些写本时间......
面对国外骊(革千)研究的热闹局面,不久前来华访问的法国主编阿兰·普济感叹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但愿骊(革千)学研究不......
身为敦煌学研究者,自然会对“敦煌学”这个词感兴趣.除了“敦煌学”到底能不能成为“学”之外,“敦煌学”这个词到底什么时候出现?......
[编者按]段文杰(1917~2011),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是敦煌壁画临摹事业的开创者、敦煌学研究的领军者,对敦煌艺术的......
季老青年时代负笈海外求学,主攻印度学和语言学,中年投身中印文化交流史、佛教史研究和翻译工作,晚年开始引领敦煌学研究.30多年来......
一、关于敦煌学理论1900年6月22日,湖北麻城人王圆箓在莫高窟,一个偶然的机缘发现了藏经洞(编号17窟),敦煌文书重见天日,揭开了中华......
刘进宝教授的《敦煌学通论(增订本)》近期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①该书是在2002年版《敦煌学通论》(后文简称《通论》)的基础上增......
美国掀起敦煌学热潮杜川1995年10月20、21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系举办了“东亚佛教艺术中的天国图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特点......
敦煌学作为一门专门学.居学术庙堂之高。有其偏僻艰深的一面,欲见其家珍,非借助一二阶梯不可。然此阶梯又不容粗陋.必须有厚而实的基础......
归义军史一向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由于资料残缺,要系统研究归义军史则困难重重,所以研究者单篇论文居多,专著甚少。2010年,北京师范大......
敦煌学研究的对象,无论是藏经洞所出的写卷,还是石窟遗存,都以隋唐以后所见居多,而唐以前的文字和实物资料,相对来讲就少得多,对唐以前的......
在《试论敦煌学的概念、范围及其特点》(《兰州学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一文中,我们对敦煌学的内容作了横向划类,分为敦煌史地、敦......
1900年,敦煌遗书的发现,为我国学术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我国学者利用敦煌遗书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回眸段文杰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敦煌学研究保护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段先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更是敦煌文......
四年前,在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座谈会上,我曾经以《敦煌圣徒,时代功臣》为题发言;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我应约撰写了《......
2011年1月21日,是段文杰先生离开我们的日子。这一天,离1946年他初来敦煌,已经整整65个年头。在95载的生命历程中,在半个多世纪的敦煌......
三危胜景 2016年9月26~29日,敦煌文博会落幕之际,国际丝绸之路研究会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在敦煌联合主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