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学相关论文
整个宋明理学围绕理本论、心本论还是气本论的本体问题展开了旷年持久的争论。程朱理学的理先于气、理静气动、理一分殊难以解决理......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明清实学与朝鲜李朝实学的共同点。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一、历史条件大体相同;二、舍虚务实,经世致用;三、济世救民......
明清实学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舍利言义"的陈腐说教,为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舍虚就实"的时代精神和"经世致用"的学风,引......
明清实学的启蒙精神对史评类著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史评标准的独立性和史家的独立性,反对把"仲尼褒贬之法"作为......
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我国并带来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清明实学则成为西学东渐的思想土壤.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从批判宋明理学"......
<正>明清实学主要是由地主阶级的改革思潮与城市市民的启蒙思潮所构成。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在南方当推李贽(1527—1602年)、黄宗羲......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张履祥,其易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求实践行精神。从总体而育,张履祥继承并整合了程颐、朱熹易学思想,重视《易》的象数占......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哲学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转向进程。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知识使得中国哲学初步实现了......
张我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关学,重视实理、实学、实用,强调“经世致用”,奠定了明清实学思潮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实学研......
张载关学指张载在陕西关中地区创立的理学.其理论核心是承认"气"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其学风坚持"经世致用"传统.张载关于"至虚为......
朱熹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知行观,说到底都是在做格心的工夫。明清实学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的转变,强......
在明清朝代更替、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实学”进行了深刻的重构。他们逐步意识到宋明理学的空疏与虚妄,同时也......
明清"格物"说着重发挥程朱"格物"说的科学理性精神,在内容上大力提倡"实测之学",广泛地吸收"西学"的成分;在方法上,它吸取了近代西......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明清实学是他启蒙思想的思想渊源之一.黄宗羲通过对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提出了对中国君主......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明清实学与朝鲜李朝实学的差异。他们的差异之处是;一、发展过程不同;二、侧重面不同;三、阶级基础不同;四、对传统文......
明清实学对心性之学的排斥,内含着反本体论的倾向。这一价值偏向为中国近现代化进程所普遍坚执。但这一偏向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
明清尖学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本文以黄宗羲的实学思想为例.对之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就时......
真德秀作为绍续朱子之学的南宋理学大家,学术界在肯定其对朱学护卫、传播之功的同时,大多认为其墨守朱熹成说,无所创建。通过两人......
明清实学 ,是指产生于明中叶至清中叶三百年间的一种以“崇实黜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流思潮。它是这一时期哲学、史学、科学、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通史是综合性很强的分支学科。通史更加关注各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由此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的阶段性,尤其是这一阶......
朱熹理学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陆王心学则更倾向于制欲主义,共同的特点都是"存天理,灭人欲";明末清初思想家则强调要"足民之欲"......
<正> 明清实学思潮史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则是早期启蒙思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明清实学思潮的主流和灵魂。陈鼓应、......
实学是儒学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理论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实学的本义为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
<正> 明清时代客观地存在着一股强有力的实学思潮,这是学术界渐趋一致的认识。问题是,明清实学思潮与理学思潮是什么关系?可否一概......
出于对明朝灭亡的反思,明末清初实学家基于儒家的经世致用立场对佛道的出世主义思想,从本体论、工夫论、人性论、因果观等方面进行了......
一,明清实学思潮演变历程明消实学,是我国学术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我国并带来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传教士把实学当成中西文化交流的结合点,实现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