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王心学相关论文
项穆的《书法雅言》是中国书法史上较为特殊的一部书学论著,该书首次明确了“书统”概念,并颇为侧重形而上“书统观念”的理论构建......
王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
在明朝开国之初的一百多年时间内,由于统治者采取的抑制和禁烟政策,文化处于黯淡和停顿状态。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了顿而复兴的文化......
<正>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意义在于,一是要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以作为他们今后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历史资源;一......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
牟宗三作为当代新儒家第二代人物,其学以贯通中西著称.他对儒学的诠释立足于宋明儒的传统,以陆王心学为儒家正宗,并引人康德哲学会......
本文试图用人文精神的新视角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并运用文化学、神话学及阐释学的方法重新分析这部作品,力图从中找到......
贺麟的新心学是在总结中国现代“新儒家”哲学思潮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陆王心学与新黑格尔主义融合的产物,在批判吸收前人思......
明末清初,即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种角色、各方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政治上,这是一个江河日下、民族危亡的......
本文旨在探讨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知行合一”“致良知”及其特点,揭示王阳明心学的发展轨迹,陆王心学的传承脉络以及与程朱......
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对理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且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程朱理学的正统......
整个宋明理学围绕理本论、心本论还是气本论的本体问题展开了旷年持久的争论。程朱理学的理先于气、理静气动、理一分殊难以解决理......
桐城派作为文章之学,其理论核心即"雅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禅儒互渗"对于这一理论体系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指出,桐城派文......
摘 要:洛学发祥于河南洛阳,因程颢、程颐兄弟在此居住和讲学而得名。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二程洛学由他们的弟子在不同地区讲学而得以......
李绂(1673—1750),是清代最著名的陆王心学家,江西临川人,字巨来,号穆堂。李绂一生坎坷不平,幼年生活贫苦,至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时三十五岁......
明代保定书院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拓展了书院历史的知识,丰富了地区教育体制及其思想的内涵。书院的教学活动丰富,内容既有......
作为陆王心学集大成者、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龙场悟道所悟何道?阳明心学对当下有何......
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这在我国当代哲学界似已成定论。但事实上陆学中的“本心”和朱熹的“天理”一......
一个湖南人到南京朋友家做客.听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常常看不起外省文人.那个湖南人就即兴作了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大江东......
鲁迅把"立人"思想的基点放在"立心"上,强调"本心"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非物质的道德、思想、观念等对人的塑造的巨大功用性.这些思......
陆王心学,尤其是王学,在清代曾经长期受到压抑,直到晚清方始复兴.随着汉学在乾嘉后的衰落,各种学术思想开始活跃起来,为陆王心学的......
邵延采是清初宗陆王心学的著名学者,尝主持浙江姚江书院,讲授王阳明之学。邵延宋于理学、史学、经世致用之学无不深克,然其思想主旨却......
自两宋起,随着《大学》受到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三纲领八条目”这一重要概念被提炼了出来。“格物致知”作为儒家“八条目”修养功......
朱熹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知行观,说到底都是在做格心的工夫。明清实学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的转变,强......
作为一种哲学异端,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宋明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
<正>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演进历程中,由南宋陆九渊发端、经明代王守仁集大成而形成的陆王心学,不仅为传统整体学术的发展注入了......
期刊
人乃万物之精灵。有人才有思想,有人才有世界。人之可贵,贵在有心。故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先生有云:“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宋陆九渊开创了心学学派,明王守仁继承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完成了心学体系,后人合称“陆王心学”。明中期以后,“心学”几乎取代程......
宋明道学依自在的发展规律,先后形成了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三大流派.由于道学宏观上具有天人之学的规模,微观上具有心性......
“工夫”作为宋明儒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儒者日用常行间对修身达圣、齐家治国的追求起着关键的作用。于他们而言,工夫是贯通天......
从罗泽南与曾国藩比较的角度来看,罗氏学术思想的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二点:一是义理经世,二是辨学卫道。其中,前者为罗、曾之学的......
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寻找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源头,准确把握其对前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运用系统分析、历史与逻辑统一等方法,得出黄宗......
心本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基础 ,而陆王心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他的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 :心体存在之发现 ;心体超越之证明 ;心......
在"新理学"体系中,冯友兰虽自称是接着程朱理学讲,但对陆王心学还是有所汲取。具体来说,在心性论与工夫论方面,"新理学"对陆王心学......
<正>北宋初期,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出一种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即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经程颢......
顾炎武的经学批评周文玖顾炎武的经学批评,针砭宋明陆王心学之弊,对扭转清代经学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价值不容忽视。一、对陆......
儒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一直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弱项。与其说晚唐新儒家思想是唐五代隐逸水墨大山水的基础,毋宁说,作为官方哲学......
刘蓉是晚清湘系集团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有三个阶段的转折与变化,也可以说刘蓉一生有“学术三变”的经历。以道光十三年为界,在......
<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主要是指从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它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创立与发展、西汉时期的完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