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地相关论文
三里河沉思——北京城嬗变劳允兴从西长安街向西出复兴门到木樨地桥,一条纵宽50米的三里河逶迤向南缓缓流过,与河水平行往北是三里河路......
那是20年前的一个下午,两个30出头的年轻人来到北京海淀区的木樨地,他们在一幢楼里好一番折腾,终于打听到某个人住的单元。敲门,却没有......
出身贫农的大寨“领头羊”陈永贵,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工农干部的代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但陈永贵对十一届三中......
我最后一次拜访陈永贵,是在1984年的初冬,11月下旬的一天。这时的陈永贵,已经是没有任何领导职务的一个平民百姓了。他住在北京木......
1953年9月,他在大会上当众跟毛泽东顶撞,直接问毛泽东有没有雅量,你有雅量我就敬重你,如果没有,就将失去这份尊敬。这在当时的氛围下简......
《瞭望》周刊原总编辑陈大斌最近在《炎黄春秋》撰文,回忆了他最后一次看望陈永贵的经过,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我最后一次拜访陈......
1981年,“文革”后落实政策,那是我住进木樨地24号楼前不久,中央办公厅代主任兼中央党校副校长冯文彬特地登门拜访。他刚一进门就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