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相关论文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句,尤其是前一句,历来为儒家思想家关注和讨论的重要命题,宋明理学家对其作......
关于中和问题,宋明儒者都多有讨论,阳明之中和说建立在对朱熹中和说的反动之上,其学说的形成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阳明早期仍受......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射频气化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应用Sestem-2000射频低温气化仪关节镜下治疗25例膝关节骨性......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
朱子的工夫思想在晚年走向了更为圆融之境。朱子晚年不再执着已发未发之间的先后时间界限.而把已发未发融合贯通起来,强调以心在应事......
朱子认为,未发是"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的状态。有学者将"未发"解释为"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也有学者把未发当作"无意识"或"潜意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已发未发问题又被称为“中和”问题 ,朱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历过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重要变化。......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敬"是一种"对象性"的工夫,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二程特别是程颐自觉地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创新,程颐将"敬"理解为......
本文以朱熹《中庸章句》对"慎独"的诠释作为立论的依据,结合朱熹《大学章句》对"慎独"的诠释,与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庸......
作为心学大师的王阳明,心悟不离易道,以“良知即是易”、“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以中正为易道和人心之基本法则,认为“中只是天......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王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