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相关论文
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出陇西独特的自然风光。道传千载,药韵天成,承载了陇西悠久的历史人文。坐落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千年药乡"陇......
漏芦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中药,主要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排脓消肿、通乳。治乳汁不通、痈疮肿痛、乳腺炎、淋巴结核、痔漏。《本草纲目......
梁·陶弘景撰著的(本草经集注·序录),是重要的古代中药学文献。该文献历史上主要有(证类本草)传本。至清末,又出现了敦煌卷子本的(序录)。......
大蒜又名葫、胡蒜,为百合科2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生味辛辣,具强烈蒜臭气,性大温,有小毒;熟味甘,性温,归脾、胃、肺、大肠、肝、肾经。具......
《本草经集注》系南朝梁医药学家陶弘景所作,此书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补入《名医别录》的相关内容,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
玉竹又叫萎蕤、竹七根、连竹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茎。《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我......
1中药道地药材及其成因道地药材又称地产药材,即某地出产货真质优的药材,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药材......
中国传统医学与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和道教对传统医学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一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明确的.......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融摄医、道编撰而成的。陶弘景以中医本草学为基础,大量吸收道教服食方术尤其是金丹黄白术的药物知识,为丰......
敦煌医学文献中俗字用例十分丰富,是敦煌俗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却一直未能引起俗字研究相关学者的足够关注。敦煌医学文献的整理......
柚子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自古以来柚子有许多别称,《神农本草经集注》单称“柚”,《尔雅......
火试法:即将药材用火烧之或将药物埋在尚有余烬的灰火中烧熟的一种鉴别方法。药材通过用火烧试验,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名医别录》与《本草经集注》两辑本勘比及质疑湖南溆浦卫校(湖南,419300)王林生关键词: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勘比,质疑《名医别录》(以下简称《......
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学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学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
《新修本草》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的基础上 ,增加 114种编纂而成 ,其总数应为 84 4种。但《医心方......
<正> 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方技略载:《雷公药对》2卷。《隋书经籍志》卷三所载《桐君药录》书名下,著录“梁有《药对》二卷......
<本草经集注>原有三卷本和七卷本两种,<新修本草>是以七卷本为底本修撰的.以出土<本草经集注>残卷与<新修本草>相校,可知<新修本草......
日本杏雨书屋藏《新修本草》序例残卷(羽40)中保留有部分“陶隐居序”的内容,约和《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龙530)的第1-35行内容相......
《本草经集注》是《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注释本。《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的药学经典专著,是战国、秦、汉时期药物积累的结晶。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