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权相关论文
[摘要]东正教信仰是索氏所设想的个体对抗道德专制倾轧的坚强后盾,这充分体现在其“两部分”小说中,唯一的全知全能的叙事主体继续承......
摘 要:《1984》是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传世名作。小说描述了一幅恐怖的极权统治下的人间地狱。后世评论家多聚焦其政治讽喻及反极权立......
2010年第二期《随笔》杂志刊登的谢宗玉先生的文章《〈狗镇〉:一部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影片》(以下简称《狗镇》),是一篇张扬人类......
如果你想看到的是《大逃杀》,想观摩青少年们怎样在极端环境下花样百出地互相杀戮,想看普通人如何被一步步逼出狰狞的恶,那《饥饿游戏......
摘 要: 小说《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出于人道主义思想创作的一篇政治小说。作者通过构建一个西方极权统治下的未来恐怖世界,通过......
诚如爱尔兰大诗人谢默斯·希尼在论述俄国大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时所说的那样,“诗歌也许真的是一项失落的事业—像雅各宾主义,正如一位......
摘 要: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庄园》利用动物寓言,揭示了统治阶级如何利用话语霸权实现对大众的控制、欺骗,以维护对统治阶级。奥......
德国政论家、历史学家哈夫纳的回忆录《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写于1939年,描述了作者自1914年至1933年在德国的亲身体验。希特勒上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七件事情: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建立驰道、巡游六国、实现郡县制、修建长城,而在我看来,这......
摘 要:不论是《动物庄园》以及《一九八四》中构建的虚拟社会,或是纳粹统治时期真实的社会,均是以对经济、思想、文化甚至私人生活各......
德国影片《窃听风暴》讲述了1984年东德情报人员卫斯勒在一次监听任务中的“觉醒”与“倒戈”,揭露了民主德国背景下荒唐的社会面......
《美丽新世界》出自于英国著名作家赫胥黎的笔下,这部小说尽显对“乌托邦”的批判,在这之前,描写乌托邦的小说通常将世界熏染成理......
后现代主义者对空间别有研究,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新颖的学科交叉使得《1984》这部作品有了新的意蕴.本文从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展开......
本文从《一九八四》中反复多次出现的“橘子和柠檬”童谣出发,探讨这则童谣背后的象征意味和作者的叙述意图.而这则童谣代表着与极......
启蒙的初衷本是要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人类通过认识世界,扩充知识,将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撩起变为已知,摆脱未知的恐惧。进而人类利......
纵观契约论,各有千秋;不同契约观,导致不同政体。契约论集大成者——卢梭,是最具争议的;有人指责他是极权主义者,也有学者为其辩护......
1948年,健康状况开始恶化的乔治·奥威尔的《1984》竣稿。他凭着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单调恐怖而显得阴气森森的极权统治图景——“老......
本文通过对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分析,认为作者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汉藏交界地带土司社会的存在状态,并通过这......
卡夫卡与王小波的作品中都存在一种悖论思维,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形成了对现实生活反讽的效果。通过对《审判》与《黄金时代》的文本分......
在哈耶克看来,自发生成的秩序比人工创造的秩序更有效率,在有限范围内活动的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具有自发秩序功能的市场、社会等。哈......
传统中国专制说之所以流行,盖因西方普遍流行"东方主义"态度并对中国缺乏理解,而通过日本,该观念成为迫切寻求救亡之道的中国学人......
《生死朗读》(The reader)是一部纳粹题裁的影片,它改编自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斯蒂芬&#......
乔治奥威尔及他的政治讽刺小说《1984》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独特地位。作为反乌托邦小说,小说表现了扭曲真理、控制语言、监......
《1984》隐喻地呈现了一幅极权主义统治的梦魇图景。在后现代主义空间及语言双重转向的视阈下,依托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同时结合......
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部反对"乌托邦"的批判性的小说,此前的乌托邦小说将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描写了一个未来的虚拟的极权世界,所以人们有时把它归为一部科幻小说。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它更是一部......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诗歌、散文、戏剧、翻译、评论、小说等,为俄语文学和......
学位
《我们》是"俄罗斯语言的优秀行家"扎米亚京的顶峰之作,也是"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奠基之作。本文旨在运用文本层次理论对《我们》进......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虽然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但在政治理论的建构上却都摆脱了以往的宗教信仰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走上了......
《1984》是一部反极权主义的作品,本文透过作品中对人性这一问题的分析,意在阐释极权主义与人性的关系,从人的欲望膨胀,人与人之间......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成书于1949年,描绘的是一个未来的乌托邦式的极权社会,在这个虚构的国度里,人们在极端的政治统治......
马尔库塞就相关传播语言的仪式化问题所作出的讨论,为传播研究留下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遗产。文章对于这种讨论作出了清理,认为,马......
当前,学界关于民国政治的研究多集中在史学领域,对其背后政治逻辑的变化关注不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民国政治与传统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着力于阐述和追求正义,然而他设想的正义是国家层面的并且需要通过国家来实现的,这就让他产生了哲学王极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