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红霉素相关论文
目的 分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中,予以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联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72例AML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现有抗生素难以应对日......
目的:探讨青蒿酯(ARTS)联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对MLL基因重排(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MV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柔红霉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老年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
目的 评估柔红霉素(DNR)与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制备叶酸修饰的共递送DNR+HHT的复合脂质体。方法 采用M......
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其伴随的心脏毒性是最常见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大限......
目的:回顾性分析17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病例资料,了解柔红霉素亚临床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并探讨发生亚临床心脏......
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其伴随的心脏毒性是最常见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大限......
研究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60%-80%患者经过以柔红霉素(DNR)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
研究背景:血源性的髓系细胞在很多重要生物学过程包括组织愈合、免疫防御及损伤修复中作用突出。其完整的功能须依赖于大量存在于......
抗人直肠癌单克隆抗体通过一个对pH变化敏感的小分子—顺乌头酸,与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结合组成的免疫偶联物,在体外对人直肠癌细胞Lo......
1992年3月~1993年7月作者以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 )为主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种初治和复治的急性白血病共36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
期刊
利用亲脂性药物柔红霉素能产生激发荧光的特点和流式细胞仪能快速大量分析分离荧光细胞的功能,观察了耐药性细胞和药物敏感细胞对柔......
研究结果表明,单抗HI98偶合柔红霉素后吸附胶体金仍保持识别其抗原位点及结合抗原的特性。电镜观察表明,单抗-药物偶合物与白血病细......
采用荧光法检测14例联合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柔红霉素的浓度,并计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A、Tl/2a, K12/K21和Vc4项参数与诱......
用MTT法测定柔红霉素(DNR)的细胞毒性(IC50)及荧光法测定细胞内DNR浓度,发现汉防己甲素(TTD)通过提高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内DNR浓度,增......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除外)患者85例随......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柔红霉素(DNR)脂质体(PL-DNR)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方法采用薄层水化法和主动载药法制备PL-......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毒性,探索使用柔红霉素预防后发障的适宜浓度.方法:......
目的 比较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与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方案)诱导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
目的 探讨大剂量柔红霉素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目的 评价大剂量柔红霉素(HD-DNR)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用药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DAC)单用或联合柔红霉素(DNR)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探讨DNR药代动力学与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高效......
目的:该课题旨在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和屈洛昔芬(Droloxifen,DR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
摘 要: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目的探讨黄芪生脉饮对柔红霉素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新昌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恶性肿......
本研究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5-BrTet)、磁性纳米Fe3O4(Fe3O4-MNP)协同化疗药在动物模型体内逆转耐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建立恶性血......
患者女,56岁,因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48个月,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月及腰背部肿物于......
急性白血病P170和CD34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前,DOLP方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方案中因含有门冬酰胺酶,应用......
报道26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联合化疗组10例,完全缓解(CR)者3例,部分缓解(PR) 2例,总有效率50.0%;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治疗组12例......
近代研究显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有较高的血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为了探讨ALL患者血TNF水平的变化,我们测定了ALL患者完......
白血病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是成功治疗白血病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细胞膜上的P-170糖蛋白(P-170)可将细胞内多种药物泵出细胞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