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词相关论文
文章选取先秦、明清和现代三个时段的语料来探究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在《论》《孟》《老》《庄》里,“可得”(可......
提出具有模态词□φ=□1φ∨□2φ的命题模态逻辑,给出其语言、语法与语义,其公理化系统是可靠与完备的,其中,□1与□2是给定的模态词.......
经验论模态逻辑系统含有两组关于经验推理的模态词,证明了该系统中复合模态词间的一系列蕴涵关系,并构造反模型说明了其蕴涵关系的......
全面考察蒯因式的模态词解读,可以发现这种解读是狭隘的,它过分地依赖于逻辑、语言之外的内容上的联系,不利于从外延角度来对模态词做......
<正> 《法律命题逻辑系统及其实践意义》一文(载本刊1987年第四期),介绍了规范逻辑的K、KD和KDⅣⅤ三个系统,然后添加了“制裁”......
汉语模态词(modals)有许多有趣的用法,不但为语法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也凸显出句法和语义间的映射机制,尤其是对解析句子......
文章对随机抽取的被试在两难问题处理语境中问题解决方案提出的语言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态词、陈述句和名词可以成为实现......
<正> 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如卢卡西维兹、波亨斯基、麦考尔等,对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结果。本文......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态"一词的解释,"情态"即"神态",也就是"神情态度",而"神情"是人脸上所显需出的内心活动,而"态度"一词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