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文学相关论文
日本中古、中世汉文中吸收了大量汉语典故词,由于长期习用,一部分典故词在日本文献中会发生语义泛化、去典故化等各种迂曲变化,以......
苏北之北有徐州,徐州东南有睢宁。据说乾隆爷过徐,曾有“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的金口玉言,徐人至今引以为“荣”。这个楚汉之间的小县,似......
《百家讲坛》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后,推出了不少“明星学者”。在《百家讲坛》,2006年最火的是易中天和于丹,那么2007年最火的将是谁......
陈青山:刘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您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专家,尤其是在汉魏六朝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关领域建树颇丰.等一系列著作的......
汉魏六朝抒情诗中,不再是乐观的循环思想,而是时光、生命价值在有限中一去不复返的悲凉.由于惜时意念的抽象性、文学表现的直率与......
李晓明(下文简称李):胡教授,非常感谢您来到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您长期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但您又是......
中华书局1985年版《玉台新咏笺注》是目前最通行的权威版本,该书是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然而书中仍存在讹误、脱文、倒文......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
<正>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人,与其研究对象一样,作品的风格、器局,往往与作者的才性有关。也可以说,一个人能否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正> 当某种学科还是一片生荒地的时候,第一批前来拓荒的学者便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当然,中古文学研究若从宋元明清的各种诗话......
一一般的理解与描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萌生于'校'与'刊'结合的北京大学--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9......
汉魏六朝文学五考程章灿徐干《赠五官中郎将诗》考《文选》卷二四张茂先《答何助》二首之一:“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欢娱。”李善注:“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思想在中国的渗入,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其中刘师培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颇具代表性和......
学位
<正>《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临终前一年刊布的一部有关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影响颇巨。《搜集文章志......
<正>回顾百年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从刘师培、黄节、鲁迅,到王瑶、曹道衡等等,可谓是名家辈出,硕果累累。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逯钦立,以......
<正> 姚奠中原名豫太,字奠中,后以字行。别署丁中,丁一。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人。生于1913年,现在已91岁,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期刊
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已初步具备地域视角;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论述标志着地......
<正>宇文所安的著作《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最近出版了中译本(胡秋蕾、王宇根、田晓菲译,三联书店2012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该......
宋玉《神女赋》对后世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曹植《洛神赋》及汉魏六朝艳情赋有直接的源流关系,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对不同文体进行模拟创作的现象。然而,其出现的直接动因及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们在文学史上究竟居于怎样的位置,......
<正>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很多人因为缺乏套路而苦恼。然而,比缺乏套路更糟糕的是迷信套路。很多人发现某种方法有效,就一窝蜂去模仿,......
<正> 南京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陈中凡先生(1888—1982),原名钟凡,字觉元,号(?)玄,别署觉玄,室名"清晖山馆",清德宗光绪十四年九月生......
<正>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饣甫......
相比于隋唐及其后的文学而言 ,汉魏六朝文学有其特殊性 ,其一 ,“文学”的概念由朦胧到清晰 ,但具体过程还需要论证 ;其二 ,汉魏六......
期刊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1884—1919)临终前一年刊布的一部有关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影响颇巨。另其......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除了关注以“人”系“文”的传统思路,还应该注意到文本细节、文本系统层面蕴含的时代性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