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方言相关论文
在国家推行普通话政策大潮的冲击下,普通话的影响日益深远,导致中国许多地区的地方方言逐渐被人淡忘,越来越多的方言开始日趋式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生存态势不容乐观,温州方言亦是如此,尤其是“00后”人群的方言使用情况更为堪忧。笔者通过对温州地区“00......
摘 要:庄延龄是近代英国的外交官汉学家,1883年至1884年曾经署理温州领事,其间他对当时的温州方言进行了客观的记录和初步研究。他的......
本文通过对金华汤溪方言和温州方言词汇的比较,探讨两地方言词汇的特色所在.两地方言词汇的差异性大于其共性,金华汤溪方言在部分......
温州方言属于我国七大方言区吴语系统。“爻”“罢”二者在温州方言中使用频率高,且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本文以温州当地......
林斤澜与汪曾祺同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传统......
《六书故》的作者戴侗是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该书多次提到“温人”、“瓯人”、tt瓯越人”的方言,有对宋代温州方音的如实记录,如[......
对于温州方言,坊间有一句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这种“惧怕”来源于对一种文化的陌生,同时也因为......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
温州方言中使用最广的程度语"显"能有选择地跟形容词、动词、名词组成正偏式,即"显"结构的基式"X显",重叠式"X显X",反复式"X显X显"......
本文描写了温州方言语气词“过”的用法,包括句中语气词和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的句末语气词,以及与其他语气词的连用。
This......
在温州方言中,句末语气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数量有限,但它们却是人们日常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调查的温州市区方......
本文以《叮叮当》为例,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起源、歌词、曲式、旋律、咬字与为切入点......
英国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在中国温州传教25年,致力于温州方言《圣经》的翻译工作。从语体上看,其圣......
为便于温州人习得普通话标准音,比较分析普通话与温州方言二者的音系差异发现,温州方言对普通话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主要由发音经......
林斤澜与汪曾祺被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文章以温州方言为例,研究吴语“声调别义”的类别和特点,指出吴语的“声调别义”可分成三大类:声调变化造成词性相同的新词;声调变......
关于<荆钗记>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李景云、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朱权、温泉子等,均未成定论.戏文是在永嘉郡或称温州民间产......
本文在其他学者考订研究《藏汉对照词语》藏文残卷的基础上,对部分缺释和舛误进行了补解和订正,并对残卷反映的当时的语言现象作了......
<正> (肆)连语音变(伍)儿尾的弱化并失(?) 连语音变 4.1 合音现象温州儿尾跟北京话的儿化一样,能引起前面的字发生系统的语音变化......
<正> 一小引 1.1.本文所记的温州方言包括两个点:温州市城区和离城五十里的永强区永中镇。两点一致时不加说明,不同处用括弧注出永......
轻声是重音节前后的轻读弱化音节,对重音节有明显依附性,从而成为虚助成分和语法结构特定词类组合的语音标志。温州话话语中轻声变......
温州方言的同素异序词数量较多,通过语义、语用以及构词方式三个方面,将温州方言与古汉同素异序词进行对比,探寻温州方言和古代汉语在......
《俗字编》是记录清代温州地区方言俗语的著作,书中使用了不少方言字,如表"便宜"义的"强"、表"窟窿"义的"丼"、表"火燎"义的"?"、......
<正> 1·1 温州话的连调系统。 1·1·1 一般连调(general sandhi),我们用G来代表。单字调可以看作是单字组的一般连调。在一般情......
瓯语介词“代”[de^22]有六个功能:引进交互者、言谈者、所为者、所对者、处置者和求索者。[de^22]的本字应该是“代”,而不是“逮”......
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温州方言的文化载体,分析了温州方言传承的已有基础与有利条件,及其客观限制与不利因素,从教育体系......
“客”被认为是温州方言的一个典型词缀。不少学者直接从温州方言中的“客”族词角度进行语料分析进而得出结论,鲜有人从古汉语的角......
【正】 《汉语方言词汇》是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我读了温州部份,发现有些问题,现在分五项讨论。本文引用时,用阿拉伯数字......
<正>周达观在真腊(今柬埔寨)考察居住1年多,并写成《真腊风土记》,详细记录了真腊社会政治、经济、风俗、物产,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
本文描写浙江温州方言四声八调的类型,以及连读变调、轻声和语法变调。阴阳上、阴阳入同形,轻声、语法变调等特色值得关注。......
方言是对部分古汉语的现实反映,其中吴方言更是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及语音。所以,对吴方言进行共时、历时的纵横考察,具有极其重要......
<正>一、案例背景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本土文化及文化的本土化显得尤为必要、重要和紧迫,特别是地......
<正> 杭州方言儿尾的研究,包括一、儿尾的作用;二、儿尾的结构;三、儿尾词语的语音变化;四、杭州方言儿尾的源流;五、杭州方言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