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本质相关论文
德日的法益说以违法一元论为主流,不区分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德日国家“刑法保护的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三者没......
存在于事实之中的行为与依据刑法规范而得出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相符合便意味着犯罪的成立。但这一认知过程,却应当包含着解释......
犯罪学研究关注某一类特殊的社会问题,在认识人类社会犯罪现象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各种犯罪理论,为犯罪学学科的独立与发展提供了丰......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现行刑法作了大规模、突破性的修正。其中,新罪刑条款中涉及的罪名确定问题是现实首先要面临......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犯罪客体的概念、本质。通过各种学说之间的对比与比较......
关于共同犯罪在什么方面具有共同性这一涉及共犯的根本问题,理论上存在(部分)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对立。我国通说主张(部分)......
刑法法益是刑法保护的利益和价值。作者在考察了西方刑法学中法益的产生和沿革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刑法法益进行分析,指出......
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应当说是犯罪学的一个永恒命题。古今中外的犯罪学家们从犯罪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进行着犯罪原因......
犯罪的本质是法益侵害,具有法益侵害或法益侵害危险的行为一般不为法规范所允许。然而,人的行为在社会关系中并非完全孤立而是相互......
作为片面对向犯的核心问题,没有明文设置处罚规定的一方是否可以作为处罚一方的共犯进行处罚,理论上远未达成一致意见,因而也造成了司......
摘要过失能否成为共同犯罪一直是共同犯罪研究问题的热点。不可否认共同过失是共同犯罪形式的一种。我国刑法的通说并不承认过失的......
《刑法修正案(九)》以“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概括式规定模式代替原有的具体数额规定模式,作为受贿罪法定刑......
“犯罪是什么”与“在立法中设定某一犯罪类型想要干什么”是立法者在型构规范意义上的犯罪类型时必须要考虑的两重因素.同时,基于......
犯罪概念作为构建刑法学大厦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现阶段我国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逐渐成熟,但是对于与犯罪概念相......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社会结构形态发生了变迁,市民社会正在崛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构建。在新的社会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恢复性司法成为了刑事法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恢复性司法是刑事一体......
犯罪的本质主要解决立法和定罪的正当性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德日法益侵害说、英美系的危害原则和中俄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各自......
通过考察犯罪本质争论的实然,遵循我国刑法典13条关于犯罪的定义/概念,结合其三大特征,梳理犯罪本质之学说流变,在理清前述几个容......
刑事和解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一项制度设计,既需要有刑事实体法相关理论和规定作支撑,也需要有刑事程序法在制度上保障其实施,刑......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已经蕴涵犯罪本质多元论的思想。在刑事立法领域,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
犯罪本质是指某种行为之所以被评价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并科处刑罚的根本依据。本文拟跳出社会学和刑事司法角度的局限,通过中西方法......
改革创新需要刑事司法的容错,而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体制和司法习惯使得刑事司法的容错机能很难发挥。这需要贯彻实质的犯罪观和对......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正确区分罪与非罪、决定量刑轻重、是否给予刑事处罚的重要标准。但是"社......
实践的发展、理论的深入,已经对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理论提出了挑战.犯罪客体概念自身的缺陷,法理基础的缺失及其在司......
非理性犯罪是在感情冲动或者情感冷漠的情况下危害行为才得到实施的犯罪.非理性犯罪的本质可以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犯罪本质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关于犯罪本质主要有社会危害性说、法益侵害说和伦理规范违反说,但社会危害性说和法益侵害说存在不......
不同法系对犯罪的评价不同,导致实质的犯罪概念存在着一些差别.法益侵害说作为犯罪的本质具有限制刑法调控范围的积极意义,它可以......
犯罪的概念及其本质是犯罪论的核心,也是整个刑法学理论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方孔先生试图以犯罪的本质是动物性来取代犯罪的社会危害......
以刑法机理为标杆,丈量刑事和解制度存在之空间,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与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倡导刑罚公平正义、反对刑罚权滥用的精神相契......
刑法理论来源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民主与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下,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在刑事立......
所有针对社会危害性概念的批判几乎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即真正有损于犯罪认定的,并不在于这一概念自身的内容是否具有规范性,而是......
本文在总结学界对犯罪蕴意争执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社会的事实上的犯罪是相对确定的,许多情况下所谓的犯罪,均是主体依据自身价值观对事......
<正> 犯罪学自十九世纪而后,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成为专门的一种科学;它不特在刑事学上占着极重要的地位,简直可以说它就是刑事学......
一、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二、有罪推定的历史性描述及其理念嬗变;三、过渡状态:“三R运动”与人权推定;四、无罪假定的历史继受性和......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社会危害性一直被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该提法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危害性也在争议声......
犯罪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毫无疑问,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最为重要。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时至今日也未能达成统一......
社会危害性作为一个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政治性的概念,继续作为犯罪的本质而存在于刑法学之中是不合适的.通过对哲学上"本质"这一......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价值规律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即通......
针对社会危害性概念的批判由来已久,但不管是否定社会危害性的观点还是用其他概念替代的观点,如法益概念,都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即真正......
当技术成为新的社会范式,传统的制度体系遭遇严重冲击,网络脱序行为、违法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紧跟着纷至沓来,造成司法需求与犯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