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相关论文
《家变》借一场父子冲突来凸显20世纪60年代台湾在社会转型下的人伦异化,以"家变"折射出"世变"。王文兴颠覆了传统"子出走"......
为人,有慢性急性之别;读书,有慢读快读之分。 台湾作家王文兴说:“真正的好东西读一两页,满意度跟读一大部书没两样。”他每周读书四......
亲爱的老爹: 喜欢阅读,已经成为爱好了吧,好像没有书生活就不完整。更喜欢读小说和游记,文字和图片的世界,别有一番滋味。有时候去一......
王文兴,1939年生于福州,王寿昌之孙,1946年举家迁台,1960年与白先勇、欧阳子等创办《现代文学》,1965年至2005年任教于台湾大学。 20......
在食堂和学生一起排队,吃最便宜的清炒豆芽;早上八点刚过就来到办公室;同年轻教师一样给学生讲课、参加研讨会、出差实地调查……很难......
李欧梵,男,文学教授,最近增补为中研院院士。详见A。 A 李欧梵,名牌产品。1961年,台大外文系毕业(同班同学有白先勇、王文......
王文兴是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极具个人风格。随着叙事学理论的拓展,一些研究者开始对王文兴作品的叙事层面进行分析......
台湾现代派小说作为台湾文学发展的重要转捩点,开启了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阶段。谈起台湾现代派小说,王文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他以......
本文的访谈对象是著名的台湾现代主义作家王文兴。访谈内容包括王文兴的人生历程、创作轨迹、文学理念、审美趣味、创作精神、宗教......
白先勇等60年代初在台湾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在台湾当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提倡现代主义。第二,实行兼......
春回大地之际,走进合江县虎头镇甘雨村,道路两旁荔枝树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待到五月,千亩芍药竞相绽放,花香四溢;七月,万亩荔枝火......
【正】[本刊讯]4月10日,上海市赛鸽俱乐部举办了400KM比赛,作为市级比赛,04春赛的序幕由此拉开。参赛的854羽赛鸽,大部分仅经过半......
<正>在这样一个时期,文学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类生活的先导,是民族灵魂的灯。时代在呼唤文学的洪钟大吕,作家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王文兴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中肯定了《圣经》的文学价值,他的文学作品也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宗教哲学的......
王文兴的小说似乎是以晦涩难懂、字句精湛为人所熟知。在其全盘西化的立场下,其实有一个至高的艺术良心。通过美学决断,他激活了现......
王文兴的小说提供了现代汉语的个体私语奇观。其极端的语言实验不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 ,还充分体现了他所要展示的精神世界 :一个传......
生之歌─—关于王文兴小说中的“命运”主题孙永超台湾诗人杨牧认为,王文兴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沉着有力的主题是命运,“不论他的题材是......
从“父慈子孝”到“家变”──王文兴《家变》与王朔《我是你爸爸》之比较●丁进王文兴和王朔,是两位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更不......
王文兴的力作《背海的人》表面上是一个极端个人化的现代主义文本,实则兼有写实与象征的双重内涵,展示了作为多种矛盾集合体的世界......
台湾作家王文兴的长篇小说《家变》自发表以来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支持的一方认为它是台湾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反对的一方......
<正>王文兴,1939年生于福建福州,1946年随家人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留美后回母校任教授。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龙天楼》《玩......
王文兴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实验。他深入人物的心理世界,通过对人物内心尤其是潜意识的细致探索,追寻自我形......
台湾作家王文兴创作的《家变》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家变》的主题,通过人性的变动、人格的自我平衡......
20世纪以来,中国处于社会和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家处于由旧家到新家的解体与生成过程中,各类家庭的解体,成了社会转型的某种象......
现代派小说作为台湾文学发展的重要转捩点,它打破了50年代“官方文艺”等主流文学的束缚,开启了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阶段。60年代......
<正>中国大陆与台湾自1979年开始通邮通商通航,希望两岸在交往磨合中消除分歧,通过文化寻根和国族认同,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达至中华......
【正】 1960年,王文兴和他台大外文系的同学们创办《现代文学》时,才二十一岁。眼观世界文化的剧烈变动,心受新一代人成长的特殊经......
<正>(一)他们是文学"传承者"地图,星夜,礁岩与浪,他们在岛屿写作,在时间的尺上镌下刻度,果实,酒神,菊花与蝶,他们在岛屿写作,辉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