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诗学相关论文
陈寅恪唐诗笺证中贯穿了对以文为诗这一古典诗学命题的阐释,其具体内涵是诗学和修辞学的统一,是现代自由主义理念和民族文化道统承担......
本期“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发表四篇论文,分别对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现代诗学的三维结构、现代诗学的内涵和古今......
在陈寅恪那里 ,意境概念其内涵是人生本体对象化的边界和感觉真实 ,它具体表现为抚今伤昔之感和生离死别之情。因此 ,意境不仅是相......
现代汉语诗学的发生,从汉语诗歌引入现代汉语及其诗学开始。近代“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但“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是解决......
由于代际与经历的不同,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主体呈现出复杂的知识结构,要么侧重“中学”,要么侧重“西学”。要么学贯中西,但在中学与西学......
“谈型”与“信型”是现代汉语诗学的两种文本形态。“谈型”文本具有“随意性”与“快捷性”两个显著特征;它既与传统诗学文本的主......
哲学命题"立象尽意"被借用到诗学领域之后获得崭新内涵,即对"言外之意"的强调与追求;在韵味、兴趣、神韵和境界等学说的传承之中,......
“和合”思想或“和合”辩证思维,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据“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考证,“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
21世纪初,有学者曾明确指出,“中国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1))。十余年过去了,新诗已然年届百年,尽管其创作、阅读、......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
<正> 《诗探索》复刊以来,持续地把对语言的关注视为中国当代诗学理论建设的关键环节(可参见贺奕、陈旭光、叶世祥、王潮、赵毅衡......
<正>一以探究滑稽著称的英国作家让·波尔(Jean Paul)曾幽默地说出了理论的尴尬:虽然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有效的定义,能够像鹰一样......
'现代化'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套话,深人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国传统诗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遭遇了域外诗学的挑战,......
中国现代诗学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反叛和对西方诗学借鉴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历史原因产生的“文化断裂”使中国现代诗学失去了中......
新文学运动的初步成功以及白话文合法地位的确立,使得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理性诗学文本大量涌现。合理的结构、完整的内容、恰切的论......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虽然没有为中国文化学自身体系的建立取得完整的成果,但是它却使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的文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