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德相关论文
方东美先生(1899-1977)自幼学习中国经典,对于儒道佛思想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同时,方东美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研究西方哲学,在中西哲......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家里的诗哲 ,中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 ,他从比较文化学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生命情调 ,从儒、道思想的会通处把握中国......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思想深受罗汝芳的影响。本文拟从汤、罗二人的交往,罗汝芳“生生之德”、“赤子之心”思想对汤显祖“贵生”、......
白居易喜爱自然事物,他晚年写作的大量诗词都说他所居住的履道池台是一个物我相交为友的乐园,表现了其审美活动具有的浓厚生态审美......
儒家生态理论思想对于传统儒家学说具有解构和重建的双重意义,这主要体现为:解构由天到人的德性生成模式,反向建构生态伦理的生生之德......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一种天地境界,儒道释各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了理想的人生模式,努力超拔世俗的生活,以达到“仁之境......
早期中国易学的建构历程体现为从《易经》神性观念到"左氏易传"(《左传》《国语》易学)的伦理化转进,再到《周易》大传形而上学的......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
中医学深刻地体现出了"生生文化"。在理论上,中医学用阴阳的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讲求协调阴阳以达平衡、保健康,体现着......
民生政治从一种生之本然的政府本分上升为应然要求的仁政之本,生民使民生的生生之道就成为民生政治的源头,这是民生政治的“自然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方东美自觉回归中国哲学学统。他指出,中国各派哲学具有自己的通性即"共命慧",表现出"生生之德"的广大和......
生生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之魂,从天地生生之道而天地生生之德而人类生生之德,构成了传统生生哲学的内在逻辑。而从人类生生之德到中华......
人与自然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一对概念,而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检验环境伦理思想内在自洽性、合理性的试金石。西方......
方东美生生之德的哲学理念实际是融合生命的哲学,在他的诗词中亦显其义。从其诗词不仅可以见到哲人的诗才与情怀,还可以发现生生之......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学科中专注于研究医疗、健康、生命问题的学科,以独特的生命科学体系,源于并不断丰富、滋养着自易学即已形成的......
“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宋明理学(包括美学)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思想,审美境界是朱熹及其理学前辈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审美......
儒家思想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长期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思维方式.儒家的"天人合一"并非只能为"道统"服务,它也蕴含着生态意义.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