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毓智相关论文
“得”的语法化问题一直是汉语述补结构研究的焦点,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吕叔湘(1944)、曹广顺(1995)、赵长才(2000)、吴福祥(20......
时间副词“正”“在”“正在”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语法意义、形成过程、功能分布等方面对前贤的研究做了......
本文对《孟子》的“NP十之+VP”结构作了全面的考察,认为先秦汉语该结构中“之”是表对比与强调的标记。“之”的这种功能符合跨语......
本文针对黄晓琴“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一文的观点进行商榷。对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可能式“V得/不C”进行了考察,认为具......
本文从台湾普通话的“有没有VP”结构出发,对比分析了这一结构在两岸汉语中用法的异同:一方面,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即用于提问主......
英语和汉语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转折连词绝大部分都是来自限止程度和范围的词语,在其他语言中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本文通过与英语的......
引言 “可是”和“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对转折连词,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连词“可是”和“可”的......
引言:比字句的研究现状 汉语的比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差比的主要格式,它的发展和演变经过了长期的过程,以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黄......
石毓智 ,2 0 0 0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2 1 6页。石毓智 ,2 0 0 1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
<正>"差点没+VP"结构是汉语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根据出现的语境不同,此结构可以表示截然相反的意义。例如:"这次考试差点没及格......
<正>"这""那"是一对指示代词,"这"用作近指,"那"用作远指。吕叔湘在《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里明确指出,指示代词有三种作用:......
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石毓智指示代词“这”和“那”的功能灵活多样。由其“指代”功能而发展出的种种用法,在篇章(discourse)中起着......
<正>现代汉语中的"的"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的用法比较复杂,分布也很广泛,在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检索"的",发现竟然有1889595例,可......
<正>社会热点问题本来就是图书营销最大的砝码,出版人如何利用这个预热的灶炉做出丰盛的大餐,让热点成为营销的焦点,这才是考验出......
词义之间的关系与同义词、反义词的构成──兼与石毓智先生商榷陈满华所谓词义之间的关系是指词与词的基本意义(概念意义)之间的各种......
兼语式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句法表现形式传统上大致可以概括为:N1+V1+N2+V2。它最显著的特点是:N2既充当V1的宾语......
<正>1.前言 这两本书(按出版先后为序),前者是作者石毓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拿博士学位(ShiYuzhi,2002,以下简称The Estabishmen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