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堂相关论文
对于制砚家或收藏家来说,能够正确辨别一方砚台好在哪里,坏在哪里,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试图打破砚艺的纵横关系,仅从艺术的角度谈谈砚台......
砚到汉代已成型。随着歙石、端石开采,唐代、宋代制砚业有了很大发展。明、清以降,制砚技艺更加精湛,款式纹饰更加多样,砚式样制古雅者......
瓜形端砚,长14.4厘米,宽10.8厘米,高3.1厘米。石呈紫红色,细腻无比,砚随石材之形而做,成一瓜形。砚面上部以枝叶作水池,间有一小松鼠,隐藏其中......
端砚是中国文人墨客历来钟爱的文房四宝之,自唐代武德年间开始开采制作,至清代长盛不衰。砚石本无生命,默默藏地下千万年,一旦被人们发......
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遗址出土的砚台的系统梳理与分类,以考古出土实物为依据,尝试归纳总结此时期砚台发展的时代特点及演变......
阅读蔡鸿茹老师名著《中华古砚100讲》第7讲《明长方小石砚》,收获匪浅。文中讲,天津博物馆藏有一方小石砚(图1),“无纹无铭,亦无来源,造......
元朝统治中国时间短,从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到公元1368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不足百年。元朝统治者蒙古人,是马背上民族,崇......
砚,是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由来已久,其取材广泛,形制多样。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它不仅是实用物品,也是一种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
古砚上的雕饰,千姿百态,玲珑剔透,不但给单纯朴实的砚台增添了美感,体现着雕刻、绘画、书法、篆刻、造型等方面的艺术修养,而且还寓意丰......
金蟾又称三足金蟾,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灵物。俗话讲,“家有金蟾,财源绵绵”。说它能口吐金钱,招财进宝,造型十分生动可爱。所以常放置在......
鹅形砚与蝉形砚一样,是仿生砚中常见的砚式,也是一种典范砚式。古代制砚家别出心裁,状物模形,以鹅入砚,以砚示鹅,构思巧妙。一般以肥硕的......
如果一方砚上有名人题铭,又配以文人喜欢的清供图,那可谓雅上加雅,弥足珍贵。可巧,我收藏有一方颜元铭清供图祁阳石砚(图1、2、3、4)。这......
大概是2000年的某一天,我到昆明古玩城,从四川籍流动摊主手中购得一方古砚台(图1)。 砚台及背面金文及其拓片 此砚长16厘米,宽10.......
传统 传统深邃,传统浩瀚。 传统,大到天地方圆之观照对应,小到一砚的线面规矩。入传统,有人蜻蜓点水,匆匆过一下就急于出来,有人,一......
我有一方镌有汪琬铭文的太史砚(图1、2、3),长23、宽13、高6.6厘米。砚以上乘歙石琢就,色青黑,布满刷丝纹,细腻润泽。砚作抄手式,面有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