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石相关论文
摘 要: 端砚产于肇庆,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肇庆本土作家钟道宇、覃志端深受端砚文化影响,用生动有趣的方言书写......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砚台,这些色泽并不鲜艳的石头,竟融中国书画、印、雕刻、诗赋于一体,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
洪雅葛仙砚,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至1210年)最珍爱之物。八百多年前此砚被陆游定名,从蜀地嘉州带回绍兴老家把玩三十年,“温润苍玉......
古墨溯源 早在商周以前,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墨是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据宋人......
目的本文通过对修水砚石的特征的分析与研究,了解砚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现状,能感受到修水砚石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是有着促进作用。跟......
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文房四宝之一,自从有了毛笔书写的历史,也就伴生了砚台的发展历史。砚的种类繁多,早期有石砚、陶砚、铜......
瓜形端砚,长14.4厘米,宽10.8厘米,高3.1厘米。石呈紫红色,细腻无比,砚随石材之形而做,成一瓜形。砚面上部以枝叶作水池,间有一小松鼠,隐藏其中......
歙砚始于唐代,产于今江西省婺源县东南百里的龙尾山上。婺源古属歙州,宋属徽州。所产砚石运到歙县进行精加工,故称歙砚,又名龙尾砚。据......
端砚是中国文人墨客历来钟爱的文房四宝之,自唐代武德年间开始开采制作,至清代长盛不衰。砚石本无生命,默默藏地下千万年,一旦被人们发......
当今的砚台大都已退出实用领域,但人们喜爱砚台、收藏砚台的风尚却没有过时,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砚的需求却呈上升之势。究......
烦躁喧嚣的大都市中,寻一处僻静,架起文房四宝,书画一番,无论技艺如何,都是一种逍遥.砚台正是文房四宝中能传世最久的一宝.一块砚,......
左旗右鼓,前砚后笔,东锋北扇,西洞南水,是磐石县最早的八大景观.rn磨盘山坐落在县城东北4 公里处,在东山坡下有古磨一盘,景点名日......
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进步青年诗人.他的诗歌比喻极为丰富,无论是写景、抒情、描摹声音、刻划物态,都广泛运用比喻,真是珠玉璀灿,琳......
2001年,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得一方“八骏图”古砚。据售者称,此砚在乡间被长期弃置于土墙上,经多年风吹霜打、日晒雨淋,表层......
2005年6月30日启功先生去世后,我曾经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先生一程。一年后,启先生夫妇的灵骨安葬于北京西郊的万安公墓,人土为安。......
论述了攀枝花苴却砚石及其中'标”和 '眼”的成因,认为其形成与震旦系观音崖组经海西期热接触变质作用有关,并对砚石质量......
用X射线能谱仪对一系列砚石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得知砚石主要含铝、硅、钙、铁、钾等元素,为砚石的成因研究打下基础,指出砚石成因研......
阳春三月,我首次来到启功先生那著名的“坚净居”。从侯刚先生《启功》一书中得知,启功先生有一方砚,上有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
中国古代砚石文献在世界科技史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至宋代(960—1279年)砚石文献已成为一门关于某类宝玉石矿产知识的专著。本文......
采用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等方法对2种易水砚石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易水砚的两个品......
豫西南地区位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处,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共轭部位。宝玉石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属于我国六大宝玉石成矿带中最重......
本文论述中国的彩石叶蜡石、高岭石、滑石、菊花石、砚石、球石的分布及其各自助的成矿地质特征,并以典型矿床实例加以佐证.......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其闻名与其原材料——端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唐代始其形成一整套制作程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岩石学观点将砚石分为6类,阐述并讨论了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研磨性能,从宝石学观点出发,探讨了砚石的鉴别和砚石的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