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相关论文
农业科技期刊摄影图片的编辑蔡懋灿(福建省农科院350003)摄影图片是农业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摄影图片的选题和编辑必须紧紧......
1976年我们开展了大豆拌钼酸铵试验、示范和推广。1979年又进行了根瘤菌剂与钼酸铵混合和单独拌种的对比试验。几年来,大面积示范......
张艳璇,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其研究培育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害螨防治最有效......
灰树花研究综述林章余,何锦星,林文忠(福建省农科院350003)灰树花(Grifolafrondosa)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树花属,又名贝叶多孔菌(polyporusfrondosa)、栗子蘑、莲花菌......
谢华安——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这两者很难对上号。因为他的脸太黑了,手也太粗了,也太没官样了,知识分子的温文尔雅,在他身上已经荡然无存......
近年来在市场有许多果树保花保果的化学剂,有的效果好,有的一般,有的甚至无效,果农在选择应用上有些盲目,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曾在我......
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基地管辖的田地里耕种了7年后,农妇谭芳(化名)抱怨说,她从未尝过一粒自己亲手种的大米。 7年来,从她手上收......
安砂小叶薯是由福建省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永安市地方品种安砂小薯单株选择、提纯复壮选育而来的,2......
为推动茶叶质量追溯从局域性遁溯、环节性追溯向全稃追溯、全面追溯转变,致力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由福建省农科院与......
《福建农业科技》是福建省农科院和福建省农学会主办的技术性农业科技期刊。拓展办刊功能,更好服务“三农”,是《福建农业科技》多......
2月8日,长乐市农业机械管理站举办今年第一期春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培训班。来自各乡镇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公司有关人员以及......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
福建省农科院与以色列工贸部日前在福州签署中以共同建设示范农场的《合作项目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双方拟在福建省建立一个示范农......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是由全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利用航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
福优98-5是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抗病不育系福伊A与选育恢复系98-5配组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湖北省......
圆叶决明(Cassia rofundifolia pers)原产美国的巴拉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1986年我国广东省首次从澳大利亚引种成功,1987......
凤尾菇由福建省农科院于上世纪80年代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引进试种,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珍贵菌类,其鲜菇不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前身为“福建省农科院地热农业利用研究所”,建于1980年,2005年改为现名。现有在职职工60人,其中高级......
福建省农科院开展的水葫芦综合利用科研项目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水葫芦不仅可转化为有机肥,还可生产出化妆品、日用洗涤用品等。......
“特优17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及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南恢175”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200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
深入探讨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密切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科......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害螨,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我们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捕食螨进行试验,以期了解捕食螨对本地气侯、......
甘薯是福清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7万-1.67万hm^2,广泛用于鲜食、饲料、淀粉加工等。专用型优质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是推......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培育出的世界首个杂交晚熟龙眼新品种。该品系收获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果实挂树期达20天......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
山药新品种“安砂小叶薯”是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永安市地方品种“安砂小薯”单株选择、提纯复壮选......
高蛋白型春大豆“福豆310”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福建省种子总站,1996年用莆豆8008为母本X8881—58—3(农乐×将乐半野生豆23......
运用均匀设计,以杂交水稻谷优明占为材料,分析不同秧龄、密度和纯N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项措......
福建省农科院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下属有14个研究所,财务独立核算。自2002年起全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普遍反映良好。会计电算化的实行......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建于2008年,位于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现有职工46人,其中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研究员7......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7品种名称:川优673选育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川香29A&......
巴西蘑菇是粪草腐生菌,主要栽培原料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均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极为丰富,市场前景看好。宁化县巴西蘑菇种......
今年2月,福建省农科院正式组织实施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推动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使全院......
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岳池县加强了对锦橙果园的绿色防控工作.大幅度减少了果园化学农药......
大福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麦类课题组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闽诱3号大麦植株,诱发变异再从中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种。适......
闽红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在1990年以闽红82/34与红麻917杂交后的F3再与芙蓉红麻369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
自从利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取得成功以后,人们不断探索研究并利用益螨防治害螨。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饲养并工厂化生......
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derman)是国际上各天敌公司的主要产品,作为商品已有10多年历史。1997年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从英国......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广占63-4S与自主育成的福恢676配制的优良杂交稻新组合,属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