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识相关论文
究竟如何定义中国水墨画 捡到一个孩子,有没有可能找到他的父母?科学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独特的DNA排序,通过这个排序与......
《楞严经》的"众生"揭示了生命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生灭门而言,众生因根本无明转真心为妄心,并依各自的情—想结构而被划分成七趣;另......
<正>一般认为,玄奘及其所开创的法相唯识宗只是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传入中国,由于没有体系性的中国化而难以为中土社会所接受。......
<正>修佛学道是从虚无而始,也是以虚无为终,故对佛学的研究也是从《心经》起始,而以《心经》为终,全部佛学所讲的只是一个"心"字。......
<正>四、阿赖耶识与十八界在唯识学的八识中,阿赖耶识是根本和枢纽,被视为是世间万象的原因和众生轮回的所依,是佛教实证出世间正......
【正】 玄奘——“唐僧”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名人。他是伟大的旅行家,热忱的宗教......
<正>"四分说"是关于心识认知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有关"四分"的问题,古来就有四家之说,如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立见、相......
<正> 玄奘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唯识宗依据的经典一般来说是六经十一论,六经如下:《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没汉译)......
<正>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
<正>唯识学作为佛教难治之学,是佛教义理的充分诠显和经教思想的根本依托。唯识学常被学界视为触及和揭示了哲学上有关认识论的诸......
<正>2015年5月17日,龙泉极客栈的24名群友"回到"龙泉寺。又是五月的早晨,又是凤凰岭,我们又聚集在龙泉寺的门口。与龙泉寺结缘,在......
<正>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和慈恩宗,是建立于唐朝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创始人是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及其弟子窥基。一、玄奘......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在佛经的翻译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与其高足窥基共同创建了法相唯识宗的佛教宗派,完成了中国唯识......
佛教唯识学提出万法唯识所变,拥有鲜明的思想个性,是世界哲学的重要一支。作为人的意识,“识”如何变现万法,成为万有存在的根据,这是唯......
<正> 前言佛教内宗派繁多,各有其特殊的教义,也各有其特异的认识论。但其中有代表性的,当推唯识说,故本文特以唯识说为佛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