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性相关论文
是一部融摄唯识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本经的宗旨在于通过辨析五法、三自......
<正> 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
<正>"四分说"是关于心识认知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有关"四分"的问题,古来就有四家之说,如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立见、相......
《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在三自性理论上存在着差异,包括遍计所执自性是否遍一切法、依他起自性能否依遍计所执自性而生起等。......
<正>一唯识学是瑜伽行派的观心之学。事实上,唯识学只是一种观心方法,它是瑜伽行派的超越性实践的系统工程技术。它不是一种实在论......
圆测作为唯识学大师,在此方面著述甚多,但其流传至今的唯有《解深密经疏》。在此著中,圆测对唯识学的根本经典之一《解深密经》予......
“三性”的有机统一是通达佛性本真的根本途径 ,是宇宙构成由单一转向丰富的必然过程。“遍计执自性”是人们对名言、自相所表征的......
《楞伽经》是一部融摄唯识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本经的宗旨在于通过辨析......
唯识学之"三自性"是佛教中一个相当重要又颇具争议的概念,其中体现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的内在关联,而《楞伽经》则对这两种思想......
初期的三性说和五法说一样,都是为统摄宇宙万有和佛教义理而开演的理论模式;而中观二谛说则给予唯识三性说以思维方式的启发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