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相关论文
《海边的卡夫卡》发表于2002年,入围朝日新闻“20世纪的50册(2000-2009)”,村上春树也因该作品斩获“法兰兹卡夫卡奖”,成为日本最有......
《首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传统上被认为是于八世纪初中国从《楞严经》、《解深密经》、《......
新儒学代表熊十力。熊十力(1885-1968)团风上巴河张家湾人,早年有短暂的从政经历,后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赏识,并在北京结识了梁漱溟......
李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尤其太宗一朝,统一事业已经完成,社会经济获得了全面恢复与快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空前......
《海边的卡夫卡》发表于2002年,入围朝日新闻“20世纪的50册(2000-2009)”,村上春树也因该作品斩获“法兰兹卡夫卡奖”,成为日本最......
[美]章太炎著,虞云国校点,上海书店出版2011年8月版本书包括章太炎三种以蓟汉命名的著述,大抵以佛教唯识论为主体,将其与中国的儒、道......
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文化贡献考实刘素琴,刘胜芳中华文化是开放的体系,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有声有色的对外交流和吸收。但在历史发展的......
<正>一、前言玄奘、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南县境)人,俗家姓陈,本来的名字叫做祎,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①,卒于唐麟德元年(66......
【正】 玄奘——“唐僧”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名人。他是伟大的旅行家,热忱的宗教......
本文叙述玄奘法相唯识学说对日本和朝鲜入唐留学僧的影响及其在日本和朝鲜的传播与发展。玄奘所创法相宗传入日本,成为“奈良六宗”......
<正>所谓唯识论误区,就是把音乐史这样的理论课程仅仅当作是系统而完备的知识来传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这些知识即可,从而忽视了这......
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下)佛日对西方文化的回应晚近法相唯识学的复兴,实质上是东方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文化挑战的一种回应,弘扬唯识的......
<正>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和慈恩宗,是建立于唐朝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创始人是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及其弟子窥基。一、玄奘......
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
佛教思想的两大基石,即缘起理论与业力学说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一致性,由此必然导致僧伽内部的思想分裂。小乘部派佛学和......
<正> 三、中国唯识学在朝鲜半岛传播概况 由于中国的唯识宗内部曾经形成慈恩、西明两个法系,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传播于朝鲜半......
<正> 一、玄奘一生的弘法活动 玄奘是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经翻译家。其毕生的弘法活动,先是西行求法,后是翻译佛典。 他西行求法,......
<正> 从近现代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佛教唯识论大体包含着以下三个认知结构层次:“八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心理结构)——“四分......
<正> 前言中国佛教自宋代以后,禅宗和净土宗占为主流,在隋唐时期曾兴盛过的法相、华严、天台宗等都随之不振。不过华严宗和天台宗......
<正> 三、金元两代的慈恩宗其次,以守千对后世的影响为主,来探讨一下金、元两代华北慈恩宗的发展动向。因为《通照大师碑》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