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成实性相关论文
<正>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年代,也是社会剧烈变革和重新整合的年代。一方面,涉足政治领域的知识......
吕在印度佛学和中国汉、藏佛学研究中的权威地位,早为学界所识,但他对现代佛学所作的理论建设,注意者不多。本文力图对此作一简要介......
...
三量、三境、三性及见分三性主要论述认识的真理性、价值判断及心理生成的因果联系。现量实证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比量、圣言量......
<正>"四分说"是关于心识认知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有关"四分"的问题,古来就有四家之说,如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立见、相......
<正> 玄奘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唯识宗依据的经典一般来说是六经十一论,六经如下:《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没汉译)......
<正>"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1],这是华严四祖澄观对《华严经》做出的高度评价。《华严经》历来被称作"经中之海"、"经中之王......
<正> 大乘唯识学在确立诸法之法相义的同时,提出了“三性三无性”说。三性三无性是为了阐述识的本质以及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而......
三性与三无性作为唯识学派剖示存在问题的三个概念,是唯识宗立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思想渊源上看,存在问题向来为佛教所重,人生的......
<正> 前言虚大师一生的学行,得力于般若。初于1907年冬,在浙江省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藏,读《大般若经》,“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刹......
<正> 一、三性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关于遍计所执性,《唯识三十颂》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