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书相关论文
黎庶蕃(1829~1886)字晋甫,别号椒园。贵州遵义人。13岁父黎恺卒,随兄庶焘苦读。咸丰二年(1852)中举人,次年北上去参加会试,道不通,......
北京图书馆藏有《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一部,残存卷一至卷十六。《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卷六著录,编号为四九二四。该本为三个南......
光绪年间,曾氏门人薛福成作《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列83人。曾在幕府中担任要职后又官至一、二品大员的沈葆桢、庞际云、勒方锜、厉......
同治元年(1862)正月初十日出笼的《参翁同书片》,是曾国藩所有参片中最负盛名的一道。之所以最负盛名,一是被参对象翁同书既是近代中国......
《宋四六选》产生于清代骈文中兴的乾嘉时期,清人选宋人骈文结集而成,是骈文史上的重要选本,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宋......
甲午海战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在国人眼里,1894-1895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海上悲剧─—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海战,像刀刻斧凿般印刻在......
一、常熟翁氏家族的文化特色一是耕读而仕。常熟翁氏自元末由浙迁吴、落籍常熟后,大体都是循着耕读而仕,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途径,最后......
<正>清末有一副流行民间的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
<正>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年)一甲一名......
<正> 读《翁同和日记》,想起从前曾有人讥讽一些无用的状元宰相为“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语虽刻薄,却合事实。清光绪......
2011年是曾国藩200周年诞辰。曾国藩作为近代以来的杰出人物,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等都对他有过高度评价,毛泽东曾对友人黎锦熙......
<正>翁同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6岁入私塾,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
【正】 苗沛霖之所以办团办成了独立王国,完全是清朝官绅与苗沛霖深相勾结的恶果,苗沛霖之所以成了土皇帝,也完全是清朝将帅一味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