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相关论文
晚清名臣沈葆桢于同治年间曾任江西巡抚。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同治二年沈葆桢批牍十八通,另外有湖南巡抚毛鸿宾批牍一通,所批对......
本文主要论述沈葆桢发展台湾方略及实施:第一,进一步巩固台防,使台湾军事近代化;第二,继续做好开山抚番和办学工作;第三,兴办台湾......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在浙江图书馆从事馆藏清代和民国初期名人信札的整理编目工作。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这类信札作为馆藏文献的一种......
1866年年末,福建船政学堂的前身“求是堂艺局”开始在福州城内张榜招生。那一年的春天,尚在跟随塾师苦读《四书》、《五经》的严复......
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是从建立在航海、商业、殖民基础上的海上文明中孕育催生出来的。顾准先生说:“海上文明者,从土生......
读史多年,大半都在与晚清士大夫缠磨于古今中西之变的感慨苍凉之中。因此积久而发为论说,其间的一得之见便多以这段历史里的士人与世......
一个唐末五代开始形成的、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古老街区——三坊七巷,每天都在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省会大城市——福州的怀抱里,以......
晚清海军留英教育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海军留英教育是晚清海军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甲午战前主要是派遣了三批船政留学生。留......
光绪元年(1875)二月,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军队由缅甸闯入云南,在境内搜集情报,行凶杀人,被愤怒的群众打死,这就是历史上著......
1189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法场上风雨如晦。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失败了,慈禧太后已经下旨,要在这里处死谭嗣同、......
近代以来,台湾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其背景因素源于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台湾海防危机始现,日本侵台、中法战争等数次危机中台湾......
近来,有关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的传闻,成为关注的焦点。航母是现代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象征,早在清代,中国就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军......
各省关协饷是左宗棠西征时期的主要军费来源。在经过海防与塞防之争后,原支持西征的各省关协饷大量削减,使左宗棠不得不采用借用外......
陈宝箴出生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怀有一颗忧国之心。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的他是唯一一个支持变法......
光绪年间,曾氏门人薛福成作《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列83人。曾在幕府中担任要职后又官至一、二品大员的沈葆桢、庞际云、勒方锜、厉......
现代化不是通过扩街道、建高楼就能到达的。我们在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全世界几乎也没有做好。要注意的是,现代化的路还很长,有必要随......
[摘要]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清政府引入电报甚迟,然一经建设,即较为广泛、多样地用诸对外战争。此不仅成为晚清军事近代......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个诸葛孔明为他鼎定天下,并为托孤之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已传为用人的佳话。然而,有人说,这毕竟只是《三国......
<正>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
夙晓胆略 援越抗法 岑毓英,字彦卿,号匡国,谥号襄勤,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于道光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元1829年6月26日)在近代没落的......
2014年12月16日,漫画家丁聪的夫人沈峻在北京因病辞世,享年87岁。她是上世纪40年代“沈崇事件”中当事人的身份才为人知晓。遭遇那次......
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吃过饭,一个人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听到夫人埋怨自己对女儿的婚事从......
本文正文由三章组成:正文第一章主要叙述了皖南教案发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经济上,西方传教士多次以“查还旧堂”为名非法侵占......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用人,能够最大地发挥部下的能力,让部下劳心劳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rn他的幕府中走出了李......
把历史翻回到150年前,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轻易轰开了晚清中华帝国的大门,痛苦中的当局者不得不认识到“师夷长技......
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从1866至1875年,苦心经营船政近10年。船政从开创到初具规模,从不懂造轮船到中国能独立制造轮船,其中蕴含了沈葆桢......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他为......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筹办台防。鉴于台湾生番地区的重要性,沈葆桢审时度势,着眼于台湾防务建设,施行了......
陈宝琛(1848-1938,曾是溥仪的老师)说过,福建近百年来,最著名的官员要算林则徐和沈葆桢。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父兼岳父,沈葆桢是林......
这里选刊沈葆桢信札 1 2封 ,均系根据其亲笔原件。沈葆桢 ( 1 82 0— 1 879) ,字幼丹 ,福建侯官(今属闽侯县 )人。 1 86 6年任福建......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晋、唐以来,三坊七巷曾聚居过数百位进......
沈葆桢是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和奠基者。1874年,沈葆桢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巡台期间(1874年6月中旬至1875年4月),他......
沈葆桢和曾国藩皆为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历史人物.在19世纪50年代特别是太平天国爆发以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二人关系不断变化......
沈葆桢是晚清重臣,开发建设台湾是其一生所做的三件大事之一,"开山抚番"则是其开发建设台湾的核心内容,成为清政府治台新政策的起点,......
摘 要:文章以上饶市信州区图书馆所藏《林夫人血书碑》旧拓本为研究对象,对该碑所涉及的人物进行考释,进而分析了清咸丰六年沈葆桢夫......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一生中颇有建树。本文仅就其在两江总督任内的政绩作......
车过紫阳立交桥,往六一中路方向,路旁一块牌匾映入眼帘:"琴南故里",沿下方小路前行三五百米,就是林纾故居:门框、插屏门、厅堂、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