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相关论文
族类称谓的类型、制作及不同时期涵义的演变,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历史过程,体现了族际政治的结构变化.文章尝试走出自称与他称的传统......
虽然语言本身没有性别的不同,但在实际运用中,男性和女性在词汇的使用上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将对“人家”自称中的性别使用差异......
“依”是吴语中的第二人称,但是你知道吗?1500多年前,南京人自称“依”!今天的南京人虽不说吴语,但是1500年前却是说吴语的。当时,南朝......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的诺奖获得者莫言日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自己从2005年开始拿起笔来,学写字,是因为求书法家写字,有时求不来,人家......
据文化中国网消息,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学者夏传才最近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湖北房县有关方面称该县是《诗经》的发源地之一......
初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都会对这句话产生疑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时下,“企业家”一词比较时髦。一些人稍微赚了点小钱,便自称或被人称为“企业家”,这些人也乐于自称或被人称作“企业家”。但在我看......
在教会中,弟兄姊妹都比较习惯用“信徒”或“基督徒”来自称,以说明自己是相信耶稣的人;相对而言,较少自称为“门徒”来表明自己是......
近日,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李光荣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经审理查明,......
宋希濂作为国民党军中的抗日将领,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特别是他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滇......
原来这业界,不止是无知者无畏,知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要不得的。 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是不错的。在己所专擅的领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东干族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失败后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的部分回族人后裔.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识别、民族划界时,把......
自称“人家”的女生,基本上什么工作都不用做,有男生会替她做掉大半;自称“偶”或“藕”的,至少能省去一半工作;自称“我”或“俺”的,全......
“革命者自称革命是不够的。”这是中共早期党员、学运工运领袖、北伐军著名战将蒋先云的座右铭。 1927年5月7日,他在《敬告本团......
2018年的新年“首虎”比往年來的早一些。1月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冯新柱成为2018......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谦称谦称,表示谦虚的自......
1. 集体主义文化模式 1.1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维度 19世纪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过一个寓言:寒冷的......
最近,“史上最牛的××”之类的说法常常出现在传媒和人们的交际中。2008年5月22日《南方周末》发表的《灾后北川残酷的一面》一文......
据说大学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在初习写作时常常以“笔者”自称,而大学教授们却已经自然、简洁地直接自称为“我”。然而在近十年的写作......
古人先有名,后有字。字是对名的解释,有"表德"之义。历来表示礼貌则自称以名,称人以字。孔子自称其名曰"丘",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李......
在乳品行业中,奶粉的利润空间最大。专家担心,任由此种情况发展下去,中国乳业将会出现像食用油那样的任由外资宰割的境地。......
在遥远得几乎脱离人世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那些自称为“刀郎人”的群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光是因为他们的舞蹈音乐之动人心魄、......
央视最近陷入了被体育明星桑兰和诸多网民质疑的“神医门”事件。6月13日,具有较好口碑的《新闻面对面》,播放了《李培刚;突破与创新......
"朕"字多用于书面诏令。三国帝王主要使用的口语自称仍是"孤",偶尔用"吾"。"大人"一词有特定意义,尤其是敬称对方如父执辈,不宜滥用。称呼......
现代汉语的特殊自称“NP+我”(A式)以及“我+NP”(B式)的语用功能有很大的差别:A式是亲近式,可以由彼及己地缩短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一......
敦博本<坛经>中的"吾"与"汝"的配对使用可能带有地域特征,而"你"的出现则反映了文本的人称代词正处于向新的系统发展或调整的过程......
“奴”至晚从中古后期开始可以作自称称谓词,这种自称用法可能源于当时鲜卑、突厥等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游牧民族。鲜卑、突厥等以......
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的自称,尽管国内外对此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对自称个案的分析,现代汉语的自称并没有......
本文主要讨论了代词"某"字的产生原因以及在先秦两汉时期用法的演变,并将"某"分为"自称"、"他称"、"物称"三类,而且初步探讨了"某"......
苏轼“自我”在其作品中的“层出不穷”是一种直观而强烈的阅读印象,这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苏轼笔下频繁出现的自称。第一人称作......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人称代词“人家”的用例,从泛指、特指、自称等三方面分析“人家”的感情色彩。结果显示,特指第三者时,“人家”......
日语的「人」和汉语的"人"用法相似,都有指称说话人自己的自称用法。但二者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来自称,并且在自称时所允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