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派相关论文
论语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作为一个松散的文人团体,他们以远离政治的自由主义姿态出现在中国文坛,先后创......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福建龙溪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后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上(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对于论语派的“不谈政治” ,人们一向视之为国民党棒喝主义施行后自由主义文人政治上“软弱”、“妥协”、“逃避”的表现 ,相应地......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文学个性极度张扬”的文学流派。关于该文学流派的研究已取得了众多成果。以往的研究工......
"论语派"以30年代初<论语>杂志创刊为标志,在文化心态的选择上走了一条与"左翼"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审美立场到创作实践,"完......
20世纪30年代论语派作家主体心境的改变,使其散文内容呈现两种取向:其一,以旁观者的隐逸与超脱达到对人情物理的体味与观照.其二,......
30年代论语派作家的小品文创作表现出现代性的文化理念:一,以个人的言志对抗集团的载道,赋予小品文消解中心话语的现代内涵;二,小......
思维方式的单一,理论资源的匮乏,以及不或不能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全部资料,导致“论语派”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情形,现提出以现......
本文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视角,重新考察和阐释公安派在现代文坛所产生的多重回响,认为周作人及其门生、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
【正】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这是林语堂在《论语》时代的伙伴徐讦在《追思林语堂先生》一文中所发出的......
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写作始于二十年代,其时人们对小品文的认识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之处,小品文文体尚未成熟.论语派出现后,小品文理论贫......
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
《西风》杂志是“论语派”后期一个有影响的刊物,它代表了“论语派”后期刊物的新变动,即办刊宗旨的模糊化与刊物内容的世俗化。......
林语堂标举幽默闲适小品文 ,在 30年代的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论语派”。幽默、性灵和闲适是林语堂文艺思想的......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以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著称,被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早期从语丝社的"急先锋"到另......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探讨“闲适”一词背后的意义及与之相关的小品文的发展。围绕20、30年代小品文的兴起和30年代小品文论争展开。......
孤岛时期的论语派是抗战时期上海文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一直未被研究者关注.围绕着<宇宙风乙刊>以及<西风副刊>论语派进行的创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