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运动相关论文
延安青救会(“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总结了前两个月的普及教育突击工作,取得以下成绩: 1.原定计划在6月底,保证要有30处学校,动员500......
北平一解放.我就在成人教育岗位上工作。半个世纪匆匆过去,人老了,常常回首当年。这里,仅就建国初期(194-1957)的亲身经历和手头资料,写几......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实行教育向工农及其子女开门。为扫除文盲,全国进行了扫盲教育和识字运动的实验和......
本期主角:晏阳初(1890—1990) 神奇咒语:今生今世,我一不做官,二不发财,抛却一切荣华富贵,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 行动故......
据学者考证,“社会教育”这一名词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而现代意义“社会教育”正式的提出,则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广......
工农兵创作背后涉及到社会、政治、乃至军事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这种现象背后种种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原因的探讨是非常有......
旧中国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有文化和教育的权利,工农及其子女向来被排斥在国家教育的门外,文盲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
建同初期的识字运动是新中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崭新的社会语境里.实现了政治翻身的工农群众通过识字教育,从沉默无声,走......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视教育为“立国之大本”,教育界气象为之一新,清末以来举步维艰的识字教育始又获得全新的发展。从1929年轰......
抗日战争前夕的1937年3月至6月,国民党陆军第157师政训处在漳州开办了第一期识字运动。无论从入学与毕业的人数,抑或从效果来看,本......
为创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政府积极开展识字运动。小先生制、救亡室突显了中共急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迫切心情;但忽视质量的形......
由于新中国17年时期女性在扫盲中实际脱盲人数远低于男性,但是识字图像中女性识字图像又远高于男性,且集中以农村妇女为图像主体,......
近代识字运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事业之一,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