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结构相关论文
汉语平话、粤语以及吴语、赣语方言中存在着“添/凑”用作伴随/并列标记和“再次/重复”标记的情况,并通过语言接触,影响到部分壮......
摘 要:连动结构(SVCs,有时简称连动)作为一种语法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形式。非对称SVCs中的动词倾......
本文以《仪礼》连动结构为研究对象,重新定义了连动结构:连动结构是几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连用的结构,连用的两个或以上的动词或动词......
连动结构是汉语中一种颇具特色的语法结构,也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
趋向动词“上”或者配置在连动前项 ,或者配置在连动后项 ,从而形成了两种格式 :a .上N +VP ;b .VP +上N。在使用频率上 ,前者是优......
“我是看着罗京长大的”有三个意思:A.“我目睹了罗京长大成人”,B.“我目睹了罗京播报新闻越来越成熟”,C.“我伴随着罗京播报的......
本文以现代汉语手部动词连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探索这一小类连动规律洞察现代汉语连动结构......
摘要: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共宾连动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结构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果,并从表层结构入手,深入深层结构,进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特殊动词句”是先秦汉语中与词类活用密切相关的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具体来说有三种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双宾结构。《孟......
"在P"是以介词"在"为标记的介词短语,其句法位置同时受制于形式原则和语义原则.我们发现,两种限制原则对于不同结构关系中的"在P"......
“动结式”的争议主要表现在定义、判断标准以及动结式产生时代等方面.语言学家们从结构形式、语义、语言的历史发展等不同角度对......
连动结构间的“来、去”似乎很多情况下可以换用,实际上却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陈贤在曹艳芝认识的基础上,对人称代词宾语与“来、......
本文对趋向动词"去"的句法特征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作了初步探讨。根据"空语类"理论,笔者认为趋向动词"去"与其它动词可以构成连动结构,且之......
殷商介词与动词、连词、副词和语气词常有纠葛,学界分歧很大。介词判定需追溯语法化源词的源义,在此基础上甄辨了11个非殷商介词和......
连动结构是汉语里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结构,从V1、V2两个方向发生语法化,形成动补结构和状中结构。通过考察“V+破”、“V+出”、“却......
摘要: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
具有连动结构关系的词组称为连动词组.连动词组的语义结构关系可分为句法语义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两种类型.根据这种划分,把连动词......
逻辑学以及形式语义学对汉语连动结构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一阶逻辑的层面上,即通过一阶逻辑中的形式化方法给出连动结构的形式化构造......
时间性是动词最重要的特征,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单动句中,时间关系相对简单一些,表示出该动作在时......
对于《尚书·召诰》"越若来三月"一句的含义,历来学者说法不一,最主要有三种见解:(一)"越若来"为"于顺来"之义;(二)"越若"是语词;(......
介绍了汉语连动结构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刻画连动结构的多体谓词逻辑系统SVC;在给出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甚至......
连动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用符号可以表示为s+VP1+VP2。其中两个动词性结构拥有同一个主语。当前学术界对此结构的看......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中NP为受事的连动结构,认为该结构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果,进而总结出一条原则,即空算子要受到主句......
“出”在《史记》中是一个使用频率的位移动词。文章搜索出了“出”在《史记》中的用例并考察了“出”的句法环境,从“出”充当连动......
《太平广记》中出现较多的“动1+之+不+动2”的结构,是近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在句法上包括连动、动补两种,在语义上呈现出较为复杂......
“以”“持”“取”“捉”“将”“把”都是在连动式的前一个动词位置演变为处置介词的。因为各自的词义、进入连动式的限制与语法......
本文从参数差异的角度探讨连动结构的类型。根据本文的讨论,动词移位参数可以推导出两种类型的连动结构:SVO型和SOV型。受事性的“......
连动结构是汉语中较有特色的一种结构。从其地位的确立到对其范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且充满争议的过程,直到今天,学术界在其......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连动结构研究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并指出目前存在下列问题:(1)国内连动结构研究多描写而少历/共时对比研究;(......
细致考察“伸手”构成的连动结构,发现在序列动作连动结构中,V1往往决定了V2的语义范畴,而且两个动词的体特征是相互制约的。从这......
连动结构(Serial Verbs Constructio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东亚、东南亚、非洲西部、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的语法结构。连动结......
傈僳语的si55构式"A+si55+B"是一种广义的并列结构,根据其形式-意义的配对情况又可细分为三种子构式:VP1+si55+VP2;S1+si55+S2;NP1......
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得V”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论述了“有/没得V”的三个语法结构类型即连动结构、状中......
现代汉语中,“来/去”既可作许多动词的补语,又可作连动结构中的谓语。但是,“来/去”作补语时有不同于其它一般补语的地方,在连动......
"仍"的语法化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的发展路径和演变模式。"仍"由"沿袭"义动词逐渐语法化为表"屡次"、"依旧"、"相继地"之......
动态助词是现代汉语重要的一类虚词,是指“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①,主要是“了”、“着”、“过”三个。“过”作为三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