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相关论文
邓广铭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岳飞传记的撰著,早在四十年代,就撰写了《岳飞》一书,五十年代经作者改写为《岳飞传》。近年来,他又历时五年,对......
2007年3月16至17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等在开幕式上作了致辞,缅......
回顾二十世纪宋辽金史的研究历程,人们见到它造就了一支逐渐扩大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共同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共同承受了中国历史学......
“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是宋初两大疑案,千余年来,关注与探索者甚多。明人程敏政编撰《宋纪受终考》一书,从某种程度上讲,可......
胡思杜是胡适的小儿子,生于1921年12月17日,上有哥哥祖望和姐姐素斐。抗战开始后,胡适出任驻美大使,长子祖望亦于1939年前往美国康乃尔......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一生中四次撰写有关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传记图书,海内外学者曾对此有过不同论述,但限于资料原因,所述多不准确......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中国文明绵延到北宋,已经臻于烂熟。科举制度全面实施,饱读儒家诗书的文官管理国家和地方行政,文化和......
2009年是邵循正先生诞辰100周年。我感到当前即使在文教学术界,特别是在青年学子中,知道邵循正名字的,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可是在......
70年代末,我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时,吴泽先生(1913-2005)是我们的系主任。吴教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著名历史学家,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46年6月4日,那是胡适又一次离美归国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在纽约东81街104号公寓,5H房间里的灯光整整亮了一夜。 寂静的灯影下,胡适......
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北宋篇》中曾说:“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其所达到的高度,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在中国以往的封建王朝历......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辉煌灿烂的时期。宋学专家邓广铭曾说:“宋朝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尤......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观念;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开端;唐代是开放的、明快的健康的……......
建国以来,学术界就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这几年,......
这里刊登的是一份试题、一份答卷和一份评语。试题是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宋辽金史研究生专业课考试所用之题;答卷是从应考者的答......
<正>上承汉唐,宋代文化在吸纳前代文化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推陈出新,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座丰碑。邓......
邓广铭,字恭三,山东临邑人,中国历史学家。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毕业论文《陈龙川传》深受指导教师胡适的赞赏。留校任北京大......
关于胡适版《齐白石年谱》胡适版的《齐白石年谱》是齐白石先生生前最为看重的一部年谱,年谱的编纂者有胡适之先生、黎锦熙先生、......
据邓广铭回忆,他的宋史研究发端于胡适,但通过档案、报刊、书信材料的勾稽,不仅具体还原了他毕业论文的缘起,还分析了蒙文通在北大......
邓广铭先生的学术风格:特立独行、志在高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考索之功,基础至上;分析史料,重在批判;文史交融,研叙并举。立意高......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有历史学习与研究需备“四把钥匙”的名言。“四把钥匙”中的一把是“年代”,其余为目录、职官、地......
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
邓广铭(1907—1998)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为辽宋夏金史(以下简称宋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研究宋朝,对辽金西夏的研......
20世纪是中国宋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实现了从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进而再向马克思主义史学转变的过程,出现了许多的学术......
王安石形象在《宋史》与邓广铭笔下是截然不同的。在邓广铭笔下,王安石是一个少年胸怀远大抱负,入仕后学以致用,为改变北宋积贫积......
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评述了当代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漆侠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宋代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特点、方法和贡献 ,并指出了两人在研......
<正>一、前言宋、刘克庄《后村题跋》卷二(刘叔安感秋八词跋)云:「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 但时时掉书袋,要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