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风格相关论文
故人散去,屋院安静了,少了纷扰,也少了温馨。这是胡适感知过的世界,生命的记忆从这里开始。老屋是他全部人生的根。 我算不......
一九三七年,汤用彤写成《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胡适在一月十七日读到稿本第一册,翌日,即兴冲冲来到北大与汤畅谈。胡适一直倡导“......
蔡尚思先生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以下简称《古代论》),系蔡先生三卷本论文选集的第一卷,另两卷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学术......
本文论述《徐光启集》、《徐光启年谱》的编纂与陈垣的关系;陈垣、王重民对梁家勉的评价;以及陈垣、王重民、梁家勉的治学风格。
......
作为中国第一代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生前从事科学史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不仅为中国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而......
逯耀东是当代港台学术界的一位文史名家。他自1957年从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辗转于港台两地,孜孜不倦地从事于历史的教学与研究......
《重读和》一文是许子东代表性的批评文章,文中文本并读的治学方法,从形式出发、继而回到历史思潮中的文本细读,都体现出其个人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挥地域优势,发挥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效应,是新时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历史文化名人,曾经......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风,每位编辑都有自己的编辑风格.编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对作者的文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论大小,在实际工......
算起来,我与余三定老师相识已有15年。早在1991年,好友许奔流请余老师为我的第一本诗集写评论,老师欣然命笔,洋洋千言,给予我在文学道路......
鲁迅在为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做序时曾云,尺牍最能"知道这人的全般"和"真实".[1](P414)对于学者个人来说,专题著述固然可以更......
在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国庆长假期间,我却不曾留恋于山水之间的遨游,而是把眼光投注到了新近由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西......
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派。其兴盛时期正值乾隆大修《四库全书》之时。乾嘉学派以朴实考经证史为特征,讲究“考证精核、敦......
蜀中李国超君乃我院77届校友,现供职于成都市广播电视局,新近托友人送我一本<李国超书法艺术>作品集,这本由沈鹏先生题签,人民美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捧读滕新才先生新著<且寄道心与明月--明代人物风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期刊
大约十年前,在清华理科楼前的下沉广场上,我第一次亲临謦咳,聆听了杨振宁先生的讲座《美与物理学》。那时候,初登学殿而充满朝圣之心的......
近代著名文学团体“南社”在民国时期的方志建设上也颇多建树:从积极鼓吹到全身心投入,到现代方志编纂上的开拓、创新,都积累了相当丰......
多年的学术探索中,李欣复先生形成了纵横捭阖与严谨不苟、现实关怀与哲学思索,学理探究与实践追求、历史反思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治学......
作为闽台文化研究的拓荒者和推动者之一,汪毅夫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相关专著9种,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提出......
<正> 清史学家黄冕堂先生的新著《清史治要》,近日已面世。这是近年来清史研究的又一可喜收获,值得学界庆贺。这部著作四十一万字,......
何秋涛是鸦片战争时期主要从事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学者,其代表作《朔方备乘》有着明确的撰述原因和意旨,该书集中表达了他的史地学......
李长白(1916年5月1日--2005年5月20日)浙江兰溪人,南京艺术学院著名教授,中国有影响的老一辈工笔花鸟画及中国画画家.他把毕生的精......
0世纪80年代以来,李炳海教授一直活跃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丰硕,风格独到. 他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从情与......
<正>【舆情回放】近日,四川、广西、云南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公示申报升格、更名和转设的高校名单,20多所高校加入改名大军。例......
1933年隆冬,时近寒假,燕京大学历史学二班的大二学生侯仁之战战兢兢地向历史老师洪业教授递交了自己的第一篇学科论文——《最爱藏......
一代宗师,"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堪称是中国民俗学界之泰斗.本文从构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框架、不断开拓和持之以恒的民......
钱大昕被陈垣称赞为"避讳学专家"。钱氏考论宋代避讳,涉及地名避讳、姓名避讳、职官避讳、文字避讳等诸多方面,均创获良多。同时也......
<正> 记得是在1973年,我们外国文学研究所在冯至先生的领导下,开始重操旧业。冯先生写信给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拜托他指导我的业务......
《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一文是许子东代表性的批评文章,文中文本并读的治学方法,从形式出发、继而回到历史思潮中的......
韩国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声名鹊起的著名历史学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骎替传统史学过程中涌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