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相关论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时说的话。很多人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说......
1943年,邹鲁提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应实行普及教育制度,设计出普及教育的程序,阐述了具体的办学方案,并从经费、设备和师资三个方面,论......
中山大学图书馆获邹鲁后人捐赠邹夫人赵淑嘉女士珍藏的邹鲁故物,其中包括了300多份信札、书画作品、剪报、唁函、唁电、挽词、遗产......
传统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人文观念,凝聚着一个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道德向往和价值取向,代表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
邹鲁在孙中山创立的广东大学作出突出的学术贡献.他先后两次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之职长达九年,在任期内,其对教育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改......
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所栽《丙午江油之役》及《李实传》中,何如道等人实为义和团起义首领,南部光木山原为义和......
1930年代初,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危机。在此历史条件下,教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通过改革教育挽救危......
邹鲁(1927—1972)出生于四川,1949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前身),并于1955年9月至1960年7月,由国家派送苏联......
本文所要探索与学习的客籍先贤——邹鲁(1885—1954),他是中山大学创办人,担任该校校长多年,一生经历重在政治与教育。邹鲁的思想......
邹鲁出于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之情,在重掌中山大学8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乡村办学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国立中山大......
邹鲁先生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及对生活的极度热爱的人性特点非常形象、具体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本文以邹鲁先生《钢琴小提琴曲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