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实猎相关论文
德国传教士郭实猎1833年向西方译介的《香山故事》是他翻译的第一部中国叙事文学作品。韩南认为郭氏所译为《香山宝卷》,但他并未言......
自1807年第一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入华开始,基督教传教士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来华传教活动,而德国籍新教传教士郭实猎则是其中的一......
普鲁士新教传教士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的汉文名字有郭实猎、郭士立、郭实腊、郭实烈、郭施拉、居茨拉夫等多种,至今学......
1832年(天保3年),一艘名为"宝顺丸"的船只从尾张(今爱知县)出发前往江户(今东京),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在经历了 14个月时间的漂流之......
19世纪来华西士建构了聊斋西传最初的评论与迻译谱系,但在聊斋西传、“王渔洋千金市书”等聊斋研究争议性问题上,国内学界对此的探......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包括能动性和受动性。圣经译者的信仰背景塑造译者主体性,译者能动性是建立在信仰背景上的能动性,同......
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1803~1851),十九世纪德国首位来华新教传教士,曾因在华活动期间涉足领域之复杂与身份之多......
近代西方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一直扮演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帮凶的重要角色。通常,这些传教士们手持圣经深入中国腹地,窃取被侵略国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