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相关论文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第二常见的肿瘤驱......
背景2018年5月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批准了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抑制剂盐酸安......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已上市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为我国医保目录遴选和......
背景和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两个最常见可药物治疗的靶标。但是,临床实......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间变......
目的综述第三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Lorlatini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细胞的生长,增值,分化和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多种人类的疾病都与蛋白质磷酸酶和磷酸激酶......
背景 与目的当前针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
目前,肺癌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1位,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死亡率已显著降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以非侵入性方式预测肺腺癌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诊断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ALK H)患儿1例的临床资料。该患儿为4个月29天......
研究背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以高表达CD30为特征的以大细胞为主的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ALCL)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强烈表达CD30,其......
目的:合成抗肿瘤新药crizotinib。方法:以(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2)为起始原料,经Mistunobu反应、铁粉还原、NBS溴代得到(R)......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
目的了解中国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Ventana-D5F3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在不同医院间病理医师判读结......
目的探讨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预后相关因素,建立一种治疗前预测其总生存(OS)的临床预后模型。方法选取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
影像基因组学用影像组学方法探索影像学特征与基因表达模式之间的联系,具有无创、能显示肿瘤整体信息的特点。影像组学的应用对预测......
目的分析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标准治疗药物包括细胞毒药物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
目的分析肺腺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门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影像基因组学旨在探究影像组学特征与基因组特征之间的联系,其在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价值,且具有无创性、可重复......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单加水飞......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重点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
目的以1例长期生存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及"肺癌全程化管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
目的 观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TAE684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BE(2)细胞凋亡水平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试......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检测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
...
目的提高对小儿泌尿系统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
目的研究细胞学标本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表达及基因融合检测的规范化流程。方法收集北京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晚期肺腺癌细胞学......
目的 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磷酸化AKT(p-AKT)、mTOR(p-mTOR)、4E-BPI(p-4E-BPI)和p70S6K(p......
目的:探讨阿来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CNB)在晚期肺癌诊断及分子基因检测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
目的探讨肺腺癌(LA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mRNA表......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口服克唑......
1 文献来源rnZhang C,Li SL,Nie Q,et al.Neoadjuvant Crizotinib in 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在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患者确诊时多处于晚期,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临床中应用,使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整体治......
背景与目的目前,原发性肺癌的平均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高发肿瘤的首位。肺腺癌为原发性肺癌的常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30%。表......
目的:脑转移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预后不佳。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日益成为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取得......
3年前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 (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 lympho......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淋巴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雷帕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