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枢相关论文
陈铭枢,1889年生于广东合浦(今属广西),参加过武昌起义、北伐战争,领导过淞沪抗战,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代院长,是民革创始入之一。......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是从国民党母体中分裂出来的政治实体,1935年7月创立,1937年9月解散.其政治主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南京......
自宁汉分裂,陈铭枢一直追随蒋介石。然而,一二八事变前夕陈铭枢和蒋介石的关系却日渐恶化,双方由彼此信任发展到互相猜忌。一二八......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通过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援19路军抗战。但是处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
摘 要:客家传统文化对客家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客家人的陈铭枢也深受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既继承和发扬......
这张图片很特别.里面既没有人,也没有景,只有一方写着6行毛笔字的不规则形状的白绸巾。信中涉及的(谭)平山、(柳)亚子、(郭)春涛、真如(陈铭......
陈铭枢,字真如,广西合浦人,民革创始人之一,曾任民革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二届、第三届中央常委。曾参加过辛亥武昌保卫战,是北伐时期铁军中......
南昌起义前的1927年1月,张发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四军下辖第十二师与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五师下辖第七十三、第七十四、......
70年前,十九路军官兵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在民族危机严峻的关键时刻,勇敢地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第一次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
期刊
陈铭枢,广西合浦(原属广东)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德高望重的爱国将领,也是一位颇有名望的集诗人、书法家、出版家、......
<正>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向驻守上海闸北的第19路军防地发起突然进攻,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当机立断,下令抵抗,一·二......
陈仪被害前是国民党二级上将,浙江省主席。他当了一辈子国民党的大官,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晚年秘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策动,投......
<正> 提起蒋介石,一般读者都知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反动统治者,但对他在中国执政廿二年中,曾经被迫三次下野的情况,未必都很......
占地面积7000 多平方米,“富”字形布局,青砖包泥砖、砖瓦木结构,这就是蔡廷锴将军故居。蔡廷锴,1892 年出生在广东省罗定县。因家......
蔡廷锴,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总指挥,参与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福......
<正> 陈济棠早年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后来成为雄踞南粤的新军阀,时人曾称他为“南天王”。陈济棠无疑是一个历史复杂的人物,......
1933年11月20日,福建省会福州一声惊雷,震撼了全国。驻守福建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领导下,在福州南校场......
期刊
【正】 几点说明: 1.为省篇幅,表中各条之出处,均编号附于该条之后,如条后有①者,均出自《国闻周报》,所有编号与资料之对应关系,......
“约法之争”是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为是否要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而发生的一场争执,以蒋介石强硬地拘禁胡汉民收场,结......
1928年,蒋介石卷土重来,又当上了“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一方面通过所谓“训政时期”开始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另一方面复召开“国......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政策,致使各地学生罢课游行、......
自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1年宁粤对峙的数年间,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护蒋介石,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
陈铭枢,1889年出生于广东合浦(今属广西),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在40岁之前,他由粤军第一师的下级军官逐级攉升至国民革命军......
<正>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掌握中央大权的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各党派纷杂林立,名目繁多。其中以十九路军将领为主体建立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虽然独树一帜,并有相当的影响力,却由于......
1951年,中共中央高层曾经接受爱国民主人士李一平的建议,并委派李一平,代表中央邀请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居庐山讲学、生活。此事一......
<正>1933年11月,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举起联共抗日反蒋大旗,发动了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并在福州迅速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临时......
<正>蔡廷锴,他曾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南征北战,屡建功勋;也曾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东征西讨,特别是在中原大战中"立下......
十九路军与其他反蒋者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有长期的拥蒋经历。由于个人关系纽带的先天欠缺,尽管十九路军与蒋介石有过长期的结合,但......
1931年,应粤方保障安全之请,蒋介石令十九路军调至京沪线,陈铭枢也从"剿共"将领成为中枢要员。自此猜忌、矛盾即在蒋与陈及十九路......
<正>蒋光鼐,字憬然。1888年12月17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虎门南栅乡桐园坊。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
<正>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第三党黄琪翔、国民党李济深,以及其他各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深情地对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说:"没有你们那时的人民政府,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人民政府。"......
<正> 1933年11月,在当时国民党的统治下,福建诞生了一个联合共产党、反对蒋介石、主张全民抗战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
<正> 我于1926年春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翌年春在武昌参加被称为铁军的第11军24师71团。第11军是由北伐到武汉的第4军一部扩编的,......
黄琪翔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党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本文主要记述1933年他在福建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以后,蒋、汪合流进一步推行对日屈服投降政策,在这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不仅工人、农......
李济深是广西苍梧县冠盖乡料神村人,著名北伐“铁军”军长、爱国民主革命家和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李济深顺应潮流,为近代中华民族......
<正>许多国民党党政军头目都愿意和蒋介石结为拜把兄弟,但陈铭枢却与他们不同。1931年,宁(南京)粤(广东)分裂之后,蒋介石要陈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