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藩相关论文
《台湾当代文学事典》,古远清著,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朋友们希望我写一部《台湾文学史》,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犹记得......
两岸军事对峙是一段距今并不遥远的历史,但即使是亲身经历了戒严的作家,有不少的历史事件或作家受创的细节均模糊了。如拙著《台湾......
新的一年到了。使我感到高兴的是,不但结束了为办登记证奔波的苦役,也结束了为出版到处求人的难堪,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我所希望的......
以前我对旧书远没有这样浓郁的兴趣,觉得旧书又脏又破,没什么好的。我所有的书中,唯一有些年头的是民国版的《侠盗鲁平奇案》(孙了红......
本文通过朱双云的个人著述及《戏杂志》、《申报》等戏剧史料,概述了朱双云的生平经历,并较为详细、完整地梳理了他从事戏曲事业的......
张道藩,贵州省盘县人,先后留学英国、法国,学习美术专业,在巴黎结识陈立夫,并加入国民党,以后成为国民党CC系的重要人物。 国民党统......
被遗忘的上海文艺作家协会︹上︺吴向北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重新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的中华全国文艺协会,①于......
大事记的内容,包括重大政治事件、文化热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论争、重要会议、刊物创刊终刊、重要作品发表出版、重要作......
被遗忘的上海文艺作家协会〔下〕吴向北从作家与会的情感因素看,围绕文艺副刊、期刊建立的感情维系最为普遍。在出版人、编者与作者......
时光追溯到1942年初,抗日战争由激烈的争夺转人对峙阶段。 1940年,日军加紧了对东南亚的侵略,9月,日军侵入越南,切断了中越通道,不仅......
早熟的女郎 朋友的女儿恋上崭露头角的某歌手,打算放弃家乡闲适的工作,追随男友北漂寻梦。朋友心急如焚,但在决心已定的女儿面前,除......
A 徐悲鸿先生原名寿康,是离宜兴城18里的屺亭桥人。他年轻时善哭,因家境贫困,常在半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
王鼎钧说,酬世文章在手在口,传世的文学在心在魂,作家必须有酬世之量,传世之志。卑鄙的心灵不能产生有高度的作品,狭隘的心灵不能......
齐白石1946年南下办展,于南京、上海两地盘桓一月有余。如此重要经历,却在齐白石的相关著述中大多一笔带过,详情难究。更令人疑惑......
作为台湾"文艺总管"的张道藩,执行蒋介石的指示,倡导三民主义文艺,在1950年代成立"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文艺协会",创办《文艺创作......
在20世纪的中国,写实主义文艺的重心曾经从“写实”本身的“主义”转移到政治的某种“主义”,张道藩的国家文艺思想,即令“写实主义”......
关于“民国文学”的讨论和研究实践,自陈福康教授、张福贵教授提出以来,近年伴随着李怡、张中良等诸位教授的大力推动而渐趋成形,......
一、特务头子刘健群、张道藩来和邹韬奋谈话,并以死来恫吓/给邹韬奋先生复电,就说等你回到香港后,再择吉开张/章乃器嫌文字太"右",坚......
回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史,我们似乎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的政治进程中,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大多要有属于自己的特定......
张道藩的启蒙观在创作实践上的呈现,与其作为欧陆海归、国民党官员、传统家族成员、爱国者等不同身份在不同向度和层次的内在疏离甚......
梁实秋(1903-1987)在台湾散文史发展脉络上是一座无可忽视的地景,1949年出版的《雅舍小品》及其三部续集(分别出版于1973年、1982年、......
作为欧陆海归、文化精英的张道藩,与作为民国政府之文化官员、身体力行国民党之三民主义文艺路线的张道藩,其社会身份与其相应的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我和邵洵美原属中表姻亲,又进而结为夫妇,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道路崎岖,多灾多难.此时写回忆文字,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洵......
常玉(1901-1966)生于四川,1919年赴日本研习,1920年留学巴黎,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常玉是中国早期旅法......
中国美术会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全国性”、“半官方”(右翼)美术社团,是国民党当局在美术领域实施学术建设和政治渗透的核心单位,担......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是一篇标志性的论文,这篇论文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这些"政策"的表述颇为含混和矛盾.从政治统驭、思想......
<正>拿过两次金钟奖,还被封为"戏神""戏精"的张晨光说:"演戏,我永远要求要自我突破,不能原地踏步。"从曾经风流倜傥的帅哥靓仔,到......
<正> 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刘盛亚就陪我们去南岸看房子。刘君是我在香港编《文艺阵地》时认识的,当时他投来了一组描写希特勒统治下......
<正>随着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和政经形势的日益恶化,1948年底,国民党开始其撤退到台湾的行动.12月10日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1949年3......
<正> 原国立美术陈列馆是现江苏美术馆的前身,它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美术馆。它的落成,标志着中国现代美术馆事业的......
中国美术会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全国性"、"半官方"(右翼)美术社团,是国民党当局在美术领域实施学术建设和政治渗透的核心单位,担负学......
<正>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6月27日农历五月初六,生于上海,行一,名云龙。父亲邵恒,系邵友濂次子。母亲盛樨惠,系盛宣怀四女。......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为了建设巩固的大后方,改变西部文化落后状况,张道藩大力倡导西部文化开发。他重视新式教育的推广,关注青年的......
<正>"艺术家去做官,似乎可加以贬辞,但做官既竭其公仆之忠,为艺术又极其迈往之勇,那么艺术上就平添了一位大将,是应当歌颂的事。"......
1936年,国民党文化宣传的领袖张道藩以1926年的贵州"密电码"事件为蓝本,创作了电影剧本《密电码》并拍摄成电影,公映于抗日战争爆发......
在五十年代兴起以反共为目标的"战斗文学",是"外省作家"的文学,是来自仇恨和反映动乱时代的文学,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文学。像《未央......
<正>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十月,上海“八一三”事变波及杭州,杭州危急,国民政府教育部命令杭州艺专向内地迁移。林风......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政策,致使各地学生罢课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