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孙相关论文
试论汉字一形多音义陈燕一形多音义的“形”指字形。这个论题涉及字形和字义、字形和字音的关系。所谓字义相当于语言中的词义。汉......
“通字”是字样学特有的概念,以往的研究仅关注其行用时间的长短,但文章研究结论认为:通字的性质,并非单指行用时间的久暂,同时也......
摘 要: “眀”字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出现频率最多的错字,本文从“眀”的使用、“眀”“明”的关系和“眀”字的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
异体字现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字现象。异体字的产生与文字演变、书法审美和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密切相關。......
【正】 在两《唐书》及《全唐文》等文献中常见唐代散职“检校”官名,所有唐史论著对此未执异议。然笔者在此录唐代墓志拓片文字的......
中国新闻网2015年7月21日刊登《青史留名的九个错字:背后有历史典故,错得恰到好处》一文,其后在微信上被广为传播。该文指出我国九......
<正> 《文献》1989年第3期载王旭光同志《对<史讳举例>的一条补充》一文,据清人王玉树著《说文拈字》所云"明末改‘校’为‘挍’,......
<正> 正字学的背景“正字”与“字样”这两个名称,在唐时很普遍,而且常用于书名,如《颜氏字样》、《经典分毫正字》等,这些书在当......
正字就是规范字,至少在秦汉时期,汉字正字的说法就已经形成。正字的规范性有两个重要部分,即字义规范和字形规范。在字义方面,和正......
敦煌俗字研究序饶宗颐文字之正与俗,其区别甚难言也。俗与正相对而言,然何者必为正,而何者为俗,溯洄以寻根株,资料所限,往往未易遽得其骄......
字样学作为中国文字学重要的分支之一,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顶峰。早在上个世纪前半叶,唐兰先生(2011)就首先给予字样学独立的研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