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宾相关论文
1935年10月初,虽值初秋时节,但北方的山野已是风凉如水,寒气逼人,长征途经六盘山的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也一如这萧瑟秋风。敌毛炳文军第......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斩关夺隘,翻越人迹罕至的雪山,穿过渺无人烟的草地,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战胜......
1936年5月,根据红军东征后的全国政治形势、敌我态势以及陕甘苏区面临的情况,中共中央决定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组成......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逆着秋风,踏着落叶,依着小溪,沐着细雨,我们踏上这条曾经被多少战斗英雄拼搏才踩出的路,走进这座......
研究和总结红军长征在甘、宁回族区域宣传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政策水平,增强回汉各民族团......
1930年春,冯阎反蒋战争在河南开始,秋末冯阎失败,冯退居山西绛州,后到汾阳洞庙内。蒋介石乘胜陈兵河南陕州灵宝一带,迫逼冯阎下野,阎锡山......
彭德怀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以卓越的指挥才能赢得了全军指战员的高度信赖和尊敬,而且对发展抗日民族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 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
人们都知道彭德怀同志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他是元帅,是杰出的军事家,但在民族工作、统战工作、特别是对藏族工作方面,彭总的远见卓识......
中国西北地区在民国的大部时间内,都被地方诸马军阀所掌握.在以“西北三马”,即马步芳、马鸿宾和马鸿逵为代表的“青马”、“宁马......
日本在西北建立“回回国”阴谋的失败─—兼论宁马绥西抗战丁明俊抗日战争是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战......
儒将马鸿宾关键时刻选择了光明 (接上期)马鸿宾,字子宽,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884年生。他11岁起即过行伍生活,后升迁至清军管带......
就在长征快要胜利结束时,驻扎在六盘山下的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竟无声无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他们究竟是怎么牺牲的?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二、四方面军外,还有红25军。红25军是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
绥西抗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宁夏马家军参加的一次著名战役。促成绥西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马鸿宾及......
1938年,马鸿宾率部从宁夏赴绥西进行抗日战争,历经5年,在较大牺牲伤亡的基础上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绥西抗战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西进......
本文是我们七位同学在学校和区团委的资助下,利用课余时间采访调查编写的。我们曾到固原、西吉、兰州、北京等地走访了当年参加过......
<正> 近百年来,在中国的西北部兴起了一支活跃的回族门阀军事力量,在近代,则更是堂而皇之地成了青海、宁夏之王,其势力波及陕、甘......
<正>本文将民国时期的各军事派系陈述得极清楚,既能为一般爱好者了解,也可供研究者用。辛亥革命以后,为什么连年混战,闹得民不聊生......
<正> 1931年8月25日,在甘肃省会兰州发生了对时局影响颇大的事件,时任暂编第八师师长的雷中田,武力扣押了省政府主席马鸿宾,震惊省......
<正> 一九三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原西北军留驻甘肃的孙连仲旧部旅长、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改编为中央陆军新编第八师师长的雷中田,在......
<正> 我国西北地区,自民国初年起,开始出现马氏军阀割据的雏型。经过数十年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最终形成了以时称“西北四马”......
<正>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伊斯兰教教育与研究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广泛开展,培养并造就了众多有才学的阿訇,其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产生......
<正> 提起甘肃、宁夏、青海三省的回族军阀,一般人皆称之为西北“五马”,或曰“马家军”;又有人因为他们同是甘肃省河州西乡人(河......
<正> 马福祥及其侄马鸿宾、其子马鸿逵三人,回族,祖籍甘肃河州韩家集阳洼山(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此三人自1912年至1949年,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