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相关论文
在河南内乡县有一座衙门博物馆,衙的大堂前甬道上,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南面刻“公生明”三个大字,北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
北京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之地,园林古迹之盛,可称全国之冠。然而,时代沧桑,许多古建,或毁于兵燹,或废弃颓圮,遗址逐渐湮......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作为明清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者, 都察院在维护封建......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人。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说康熙四十二年),年60岁。家贫鬻字谋生,......
一九四九年之前,科普小品的园地的确繁荣且异常热闹。先说与开明书店有密切关系的作家:陈岳生的《原子能与原子弹》,刘薰宇的《数学的......
因为这一史上最强阵容国宝特展,《石渠宝笈》这个有着200余年历史、也有点拗口的古老名词,也得以第一次在人民群众间一举成名天下知......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国家图书馆藏孤抄本《词林闲笔》研究,项目编号:YKC16052。 摘 要:《词林......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是元四家中的黄公望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无用师所作,创作时间长达三年,于至正十年(1350)完成。黄公望,字子久,号大......
<正>当下艺术评论中所谓的"写生"通常不是在讲绘画题材的范围,而是在谈关于艺术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手段,是对着真实的物象去记录有生......
《北墅抱瓮录》乃高士奇写的一篇农学著作,它一共有四个版本,康熙刻本、学海类编、昭代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其中康熙刻本价值最高,......
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号藕渔,又作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常自署“勾吴严绳孙”“勾吴严四”,常用印有“西神布衣”等。祖父严......
高士奇(1645—1703),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初书法家、鉴藏家,常用藏印“竹窗”“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记”等,著有《城北......
高士奇是康熙朝的学者和文官,具瑰丽博大之才,负湛深灏衍之学,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的文学著作也颇丰,有《清吟堂集》《扈从东巡日......
《左传纪事本末》改变纪事本末类史书史源单一的缺陷,广征博引286条史料,遍布于经、史、子、集,源于33部文献;该书采集《春秋》经......
<正>"南画北渡"中"北渡"一词化自吴其贞《书画记》中多次提到的"北移",笔者将"北移"改为"北渡",并在前加"南画",明确指明是"南方鉴......
<正>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这不仅是由于它的体积最大、内部结构最复杂,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它优良全面的性能和......
三、"京都本""近墨堂本"两本《九段锦》画风、题字、题跋、印章的比对尽管我们厘清了两本《九段锦》与历史著录的关系,证明了"近墨......
沈周《九段锦》册,曾为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文献著录。于今,世人皆知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康熙二十三年(1684),翰林院检讨朱彝尊因私带抄书手入史局,被弹谪官。这一事件的深层原因在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但通过对朱彝尊家书......
闻名天下的江南园林发展到清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更以苏州园林独占鳌头。拙政园、沧浪亭的大名传于四海。而在与苏州......
【正】 崔子忠(约1594—1644)初名丹,字开予,更名子忠,字道(?),号北海,又号青蚓。莱阳(今属山东)人,寓居顺天府(今北京)。崇祯时补......
<正>董其昌是文人画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的影响不仅波及赵左、沈士充等松江籍画家,更不限于一时一地,或一家一派。随之......
<正>《蜀素帖》(下文简称《蜀》),又名《拟古诗帖》,是中国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蜀素"是为宋代宰相林希所藏二十余年的蜀造美绢。至......
<正> 清初的著名学者与诗人朱彝尊在题画中写下了"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的诗句,对当时"两中丞"的鉴定水平,给予了很高的......
<正>沈周(1427-1509)是有明一代诗、书、画皆精的艺术家。于诗,沈周15岁听宣南京,做百韵诗上户部主事崔恭,史载:"崔得诗惊异,疑非......
明清书画合装册是一种常见的艺术类型,有时因创作内容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各本也呈现不同的气质。但无论如何,相比于单个书画作品,册......
四、高士奇印鉴特点及背景出处配合画稿图像及题跋文字。这本册页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即是印鉴。高士奇通常在钤盖印章时都比较......
元代锻冶大师朱碧山,虽然隐居,却并没有与时代隔绝。他注意剑文化交流给中国带来的新东西,设计出精巧的槎杯,把外米元素和古代神话......
<正>一如果撇开所谓"学术"的视角,也不从著述多寡去讨论的话,高士奇的名声恐怕要远远大于康熙朝的大多数名宦。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
<正> 清初,从清兵入关到平定“三藩”前后的几十年间,江南汉族地主士大夫对清朝皇帝的统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态度:一是以钱谦益......
<正> 康熙帝从二十三年九月至四十六年五月,先后六次南巡,亲莅苏州、江宁(南京)、杭州等地,“阅视河工,省观风俗,咨访吏治”,在治......
<正> 南书房在清康熙年间,一度起过中枢机构的作用。入直南书房的内廷翰林,随侍皇帝身边,为之出谋划策,起草制诰。清人吴振棫,在其......
《江村书画目》是一本书画方面的珍贵账簿,作者是高士奇,传录者是高舆。整个账簿分十类,其中"进字壹号"和"进字贰号"录有大量赝品,......
“人物”一词,始见于《庄子》,原指人和物,两个字的含义是并列的。《隋书·律历志》:“有天地焉,有人物焉。”天,包括日月星云,地......
清代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是部著名的日记体东北地方史著作。其中的《流民叹》和《后扈从杂纪》(其一)是两首歌咏流人的诗作,......